韩某,女,41岁,哈尔滨人,以“肝硬化”来门诊求治。其爱人是西医大夫,检查详尽,诊断肝硬化已确切无疑。但*疸指数、胆红素皆无异常,皮肤、巩膜皆无*染。其人面色黧黑,肝脾肿大,常有胸胁窜痛,曾经多年服中西药不效,特来京求治。初与疏肝和血药不效。后见其内衣领*染,细问乃知其患病以来不断汗出恶风,内衣每日更换,每日*染,伴见腰髋痛重,行动困难,必有人扶持,舌苔白腻,脉沉细。《经方传真胡希恕经方理论与实践》
西医诊断:肝硬化
中医诊断:*疸
病机:表虚湿盛
治法:益气固表、利湿祛*
处方:桂枝加*芪汤
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
生姜10克,大枣4枚,生*芪10克。
嘱其温服之,并饮热稀粥,盖被取微汗。
上药服3剂,汗出身疼减,服6剂汗止,能自己走路。继依证治肝,逐渐恢复健康,返回原籍。2年后特来告之仍如常人。
按:
*芪,味甘微温,《神农本草经》谓:“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癫疾……补虚”。从所主来看,均属肌肤间病,也可知补虚主要是补表气的不足,故若表气虚衰、邪留肌肤不去,为湿、为水、为*汗以及上述诸病,均有用本药的机会。加于桂枝汤中,更治表气虚弱。故本方用于桂枝汤证更见表虚明显者。
本例是肝硬化并见*汗之证,*汗不去,则肝病长期治疗不效,当把*汗治愈后,再治肝病,则肝病很快好转。提示了仲景学说的“先表后里”治则的正确性、重要性。又此案是*汗的正证、正治,对其变证、变治也当熟悉。还应注意,本案虽是肝病、*汗并见,但*疸指数、胆红素等皆无异常,*汗之*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原方剂量与用法:
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芪二两
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须臾饮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取微汗;若不汗,更服。
《金匮要略》原文:
*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食已汗出,又身常暮卧盗汗出者,此劳气也。若汗出已,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瞤,瞤即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此为*汗,桂枝加*芪汤主之。
诸病*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宜桂枝加*芪汤主之。
注解:
《医方考》:“客者除之,故用桂枝之辛甘,以解肌表之邪;泄者收之,故用芍药之酸寒,以敛营中之液;虚以受邪,故用*芪之甘温,以实在表之气;辛甘发散为阳,故生姜、甘草可为桂枝之佐;乃大枣者,和脾益胃之物也”,桂枝加*芪汤具有调和营卫、行阳散邪之效。《金匮要略方义》:“以桂枝汤微解其表,和其营卫,使在表之湿随汗而解。表虚之人,虽取微汗,犹恐重伤其表,故少佐*芪以实表,使之汗不伤正,补不留邪,此正为寓补于散,扶正祛邪之妙用。同时,*芪与桂枝、生姜配伍,尤有化气行水之功”。
《胡希恕讲金匮》:
如果身子沉,身子沉说明什么呢?停湿、停水嘛。汗出已,出完汗之后,这个水能去一部分,人就感觉轻快,这说明他有水气。这个*汗他老出汗嘛,出完汗较为好一些似的,其实说明他身上有水气。久久必身瞤,*汗是虚,虚他常气上冲,气上冲有水气,身上一定要动的,肉一定要瞤的,就像我们前头讲的四肢聂聂动是一个道理,没有气冲他不会。
瞤即胸中痛,一瞤就是有气上冲了。气一上冲,胸中一定要痛的,气上冲于上嘛。这个*汗病有几个重点,一是出汗,一是发热,一个身肿痛,这是三大证候,所以他是一条条的分析,这非常的好。
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由于气上冲,这个水气也随着气上冲,所以上边出汗,下边没有汗。腰髋弛痛,这个水气往下边厉害,冲到腰髋,髋就是胯,外边这个胯,这个地方就又没力气、又疼,弛疼,弛是松弛的弛。如有物在皮中状,老觉得从腰髋以下这个部位里头像是有虫子爬似的,为什么呢,这就是水气,就是因为虚而水气占据不去,就是这么一种病。
要是更厉害的话,剧者不能食,由于气往上冲,里头又有寒水、湿气,那么他就不能吃东西。身疼重,身既疼也重,它有表证所以疼,疼是营卫不利,重就是有水。烦躁,小便不利,此为*汗,在这来个总结,上边这种情况就是*汗的正证。桂枝加*耆汤主之,这是正治。
诸病*家啊,但利其小便,所以*家所得,从湿得之,大致都小便不利,依法但当利其小便。但是假令脉浮,他有表证,那就当以汗解之。那么他用桂枝加*耆汤。是在桂枝汤的基础上,有这种发*、脉浮、发热、恶风、自汗出这一类的发*证,有这种表证,就是中风型的这种在表的发*,我们可以用这个方子。假若没有汗,那么还用麻*连翘赤小豆,这个书没提,这个《伤寒论》提了,这可以联系起来。
我们在临床上讲,假若遇到表证的*疸,就是发热、怕冷、头痛等等的这种情况,那么有的有这个桂枝汤证的这种情况,就是太阳中风这个病型,可以用桂枝加*耆,可见*耆这个药它是去*。假设要是无汗的那个,用麻*连翘赤小豆汤,那也得用麻*剂,麻*连翘赤小豆汤在《伤寒论》有,回去可以看一看。
但是在表证时候的*疸很少见,但是治疗呢要知道,这个不多见,到咱们的时候大概那个表证都过去了,这些年我还没遇到表证的*疸。一般*疸都是像我们说的茵陈蒿汤、栀子大*汤啊,虽然他是泄下剂,也利小便,栀子这个药就是利小便,古人研究栀子说是这个,它一方面下小肠之火、心之火,一方面也利小便,所以它下火解烦。
其他论述:
《金匮要略》中论及*汗病之证治方药者共两则,一则桂枝加*芪汤,二则芪芍桂酒汤,其在病机、治疗理法方面略有不同
结合上述*汗病之基础病机,即可推知*汗病可由脾胃虚弱、运化失司导致津血化生不足,表虚复受风、湿等邪气之侵袭演化而成;共见里虚水饮、水湿困表等基础病机。
而里虚所导致的津亏血弱、腠理疏松致使易受外邪之侵袭,治疗以桂枝加*芪汤类方为主。
水湿困表所导致的津液输布不利、卫阳郁遏致使易化热伤津,形成津血凝滞,甚则病发痈脓,治疗以芪芍桂酒汤为主。
[1]瞿溢谦,刘雨佳,曹灵勇,林树元.基于*汗理法探讨芪芍桂酒汤治疗杂病[J].中华中医药杂志,,35(07):-.
今日思考医案:
刘某,女,61岁,年6月7日初诊。年因左卵巢癌手术将子宫卵巢大网膜切除,经放化疗、热疗后继服中药治疗。现两髂以下肿胀,下肢清冷,皮肤暗紫,两足踝足底疼痛,左侧更重,左下腹痛,怕热汗多,口干,大便干结,舌苔*薄腻、质黯红,脉细滑。春节期间鼻红赤脱皮,两足浮肿。患糖尿病10余年,近来用胰岛素治疗控制。查FBG7.8mmolL,CA:U/ml,MRI示"腹主动脉左旁、右髂血管旁淋巴结肿大较前有增大"。医院内分泌科,查有深静脉血栓,因血栓脱落引起肺梗塞,今年5月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
答案见下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