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3岁女童吃东西后变成小黄人,家长惊慌 [复制链接]

1#

来源|都市现场综合法周融媒、广医院

转载请注明全部来源

近日,湖医院儿科,收治了一名外表看上去像“小*人”的3岁女童。女童全身皮肤*染,排茶色尿,精神很差,家长惊慌失措。

女童入院时。

经抽血检查,女童血红蛋白只有65g(正常值以上),总胆红素超标明显。追问病史,其奶奶说孙女2天前有进食过冷藏保鲜的蚕豆。完善相关检查后,医生最终诊断女童得的是“蚕豆病”,积极给予了输血纠正贫血,激素阻抗溶血,碱化尿液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女童病情得以稳定。

女童经治疗后。

医生介绍,“蚕豆病”是一种遗传性溶血性疾病,大多在进食新鲜蚕豆后1到2天内发生溶血,最短只有2小时。“蚕豆病”虽然发病率低,但致死率高,患者救治不及时可能因起病急、进展快、多器官损害严重而致命。

医生提醒,患者今后不可食用蚕豆和蚕豆制品,慎重用药不随意服药,使用药物均需经由医师开处方,平时衣柜、厕所要避免使用荼丸、臭丸、樟脑丸等,不要使用龙胆紫(紫药水),就诊时应主动告知医护人员曾有过患病史。

健康知多点

什么是“蚕豆病”

“蚕豆病”学名是“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乏症”。G6PD这种酶的缺乏,会导致维持红细胞膜稳定性的物质生成减少,使得红细胞不能抵抗氧化损伤,最终导致红细胞破坏并溶血。

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乏症是一种X染色体连锁遗传病,其发病常由误食蚕豆而诱发,俗称“蚕豆病”。

为什么会得“蚕豆病”

“蚕豆病”和普通过敏性质不一样,属于基因缺陷,由父母遗传给孩子,这些人血液里的红细胞膜上,天生缺少一种名为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的酶类,而蚕豆中所含有的一些氧化物质,对于缺少这种酶的孩子,就很容易造成急性溶血性*疸和溶血性贫血,蚕豆就成了致命的“*药”。

“蚕豆病”全球约4亿人受累,男性多于女性。我国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四川和贵州等南方地区高发。

“蚕豆病”预防

家长在第一次给宝宝吃蚕豆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孩子的反应,如果吃完蚕豆后出现全身不适、疲倦乏力,尿色变深的症状,一医院。

此外还需要注意:

1、在蚕豆传粉和成熟时,家长要避免带孩子到蚕豆地。

2、购买樟脑丸不可选择含萘的产品。

3、带孩子就医时带上其G6PD生化酶活性检测及G6PD基因检测结果,一定要明确告诉医生,孩子为“蚕豆病”患者,请医生合理用药。

4、宝宝有病史,平时要多喝水,多接触阳光,注意日常护理。

不宜吃的食物:

“蚕豆病”不能吃珍珠末、金银花、川莲、牛*、腊梅花、熊胆、保婴丹,切记禁食蚕豆或蚕豆加工品,避免在蚕豆开花、结果或收获季节去蚕豆地。至于其他水果蔬菜,一般没有禁止。

不宜接触的物品:

1、禁用品少接触

禁止使用的日用品:樟脑、臭丸、冬青油、颜料、薄荷膏、跌打酒(含牛*)、白花油、万金油等。

2、小心杀虫剂喷雾

有些杀虫剂的喷雾可以使血液溶解,因此在使用的时候也要格外注意。

3、勿用氧化性药物

不宜服用氧化性药物,如伯氨喹啉、磺胺类、呋喃类、维生素K3、K4、非那西丁、氨基比林、砜类等药物。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