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触小心翼翼第三方获授权举步维艰
奢侈品触小心翼翼第三方获授权举步维艰
奢侈品
触
举步维艰
从起初的“谈色变”到渐渐地“触”,奢侈品在这条道路上行进得缓慢而谨慎。但基于国人对奢侈品和大牌的热衷,电商们依然孜孜不倦地开垦国内奢侈品购的荒土。艾瑞咨询预测,2015年我国奢侈品购交易规模或达372.4亿元。互相厮杀的电商们都期望自己能从中多分得几杯羹。然而,非奢侈品牌官方授权的进货渠道就像一枚隐形炸弹,随时可能爆炸挡住这条财路。近日,当当被曝售卖假卡西欧手表就是典型案例,曾有业内人士向《第一财经》透露,眼下国内99%的奢侈品购电商的产品都未经品牌授权,绝大部分都是平行进口(即通过非官方渠道批发产品),这意味着这些渠道流通的产品无法保证为真品,消费者更是有买到假冒伪劣商品的风险。而另一边,国外奢侈品上专卖店纷纷登陆中国。2010年著名时尚品牌的全球官方络零售伙伴YOOX宣布进*
中国市场;而奢侈品集团历峰旗下的络专卖店Net-a-Porter亦在今年3月正式进入中国。面对这内忧外患的局面,汇奢尚副总裁Angela Kapp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认为:“中国的奢侈品电商应真正致力于品牌授权的奢侈品,我不认为基于非官方渠道的产品模式是能可持续发展的。”然而要获得奢侈品牌的官方授权并非易事,目前国内只有极个别的奢侈品电商做到如此。奢侈品牌授权为何如此艰难?他们的顾虑是什么?国内电商如何取得突破?授权的艰难业内曾盛传某电商老总花费几十万请到一奢侈品牌的管理层谈授权的问题,结果却是不欢而散。不管这传闻是真是假,电商获得奢侈品牌授权的艰难是不争的事实。对于这一点,身为早年熟客的创始人,陈人忠的感触颇深。在创业初期,熟客的团队就坚持和品牌直接洽谈合作,因为非官方渠道的产品无法保证是真品,而货源供应的持续性也随时可能面临问题。但和奢侈品牌的洽谈是一个艰难的过程。2010年初熟客就开始在香港和Chole谈授权的问题,一直到2010年底,熟客和国内Chloe的管理层已经沟通成熟,在授权上得到品牌的高度认可。然而就在产品即将上线的2011年初,由于Chloe欧洲总部内部*策的变化,原本已经箭在弦上的合作戛然而止。谈了一年的合作就此泡汤让陈人忠深感沮丧,事实上熟客创业早期的两年里类似的挫折不少。谈起奢侈品牌授权为何如此艰难的原因,陈人忠的经验告诉他:“奢侈品牌很看重你过去所做的事情,如果以前没有一线品牌的经验,那么品牌便会担心你将来会做成什么样。”奢侈品牌的担忧基于过往的历史,过去曾经有不少奢侈品牌被中国代理商经营得“面目全非”,从产品展示到服务都和海外有很大的差距,正因为如此奢侈品牌要花很大的时间对合作伙伴进行考察和谈判。尽管挫折不少,但熟客的团队并没有轻易放弃,一个品牌一个品牌地去谈判,因而相比较其他奢侈品电商,熟客的早期发展得较为缓慢。两年过去,熟客的品牌之路不断推进,慢慢地也拿下了二十多个国际奢侈品牌的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