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新生儿可能在出生后一周内出现黄色皮肤污渍,这在医学上称为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的血液含有过多的红细胞,其寿命短,容易被破坏,导致胆红素过量产生。另一方面,新生儿肝功能不成熟,胆红素代谢受限,导致新生儿出现黄疸。
新生儿黄疸跟吃母乳有关系吗?
其实有一部分的新生儿黄疸,是跟吃母乳有一定关系的。如果宝宝摄入母乳不足的话,宝宝就有可能因为摄入母乳少,不进行排泄,那么宝宝体内的胆红素就会被重新吸收到血液中,从而引起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可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
如果是早发性黄疸,建议可禁用母乳几天,然后仔细察看黄疸是否消退。如果有明显的消退,就可以明确诊断为早发性黄疸。
若黄疸不超过mmoL/L,是可以继续母乳哺养,母乳少量多次给予,同时还可以添加益生菌。若胆红素超过了mmol/L,可以采用蓝光治疗。
对于半个月以上黄疸仍未消退,但数值不太高,精神很好,可以继续加强母乳喂养,一般会自行消退,母乳性黄疸的预防,主要是出生以后尽早开奶,三十分钟内开始母乳喂养,少量多次喂奶,促进胎粪排出,减少肝肠循环,降低胆红素。
建议宝宝多晒太阳,出门选天气好的日子,晒太阳也有利于黄疸的消退。
新生儿黄疸用吃药吗?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疾病。特别是新生儿早期,也属于新生儿正常发育过程中的症状。但是,有些时候也是某些疾病的表现。所以,出现新生儿黄疸时,有正常生理现象,也有异常病理现象。
对于一般生理性黄疸,一般是不需要进行干预治疗,黄疸达到一定程度后,会自然消退。如果婴儿一般情况良好,精神状态好,定期监测黄疸就可以了,不用过于担心。
如果黄疸出现早,发展迅速,要进行治疗,比如给予茵栀黄颗粒,促进排泄,进行退黄治疗。
护理措施:
1、日常护理
保证宝宝体温维持在36~37℃。建议提早哺乳,肠道蠕动后就可以促使胎便的排出。同时注意供给足够能量,按医嘱进行哺乳计划。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出生后后应马上密切观察宝宝皮肤情况,应该注意黄染出现的时间、变化速度、黄染程度、确认是否有消退后复发的状况,记录好黄疸的状况,可以有效辅助医生的判断。但需要注意的是要处于自然光下查看黄疸情况。
(2)另外观察宝宝的全身症状,一旦出现精神萎靡、双眼斜视、四肢无力等情况,立马告知医生,让医生做好抢救措施。密切观察并记录大小便次数、量和颜色,如胎粪出现延迟排出,应给予人工通便,促使宝宝排出胎粪和胆红素。
更多阅读:
中耳炎发病率仅次于感冒!患有中耳炎,能用阿莫西林治疗吗?
指尖血糖和静脉血糖,哪个更准?4个时间段血糖监测意义大有不同
包治“百病”的姜枣茶,可以天天喝吗?一天喝多少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