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批判再造中进步在开拓创新中发展
再造求新生,创新求发展。五年来,我们玻璃公司走过了徘徊不前、更新思维、摸索起步、坚定发展、稳步提升的历程。今天,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充满着勃勃生机、信心百倍、初具规模的罐制造企业。回想这走过的五年,作为玻璃公司的负责人,我感触良多,古井开展的一系列批判再造活动,无疑促进了玻璃公司的发展进步:有经济效益上的、思维观念上的、管理规范上的。我们玻璃公司从一个满足于自产自销,单一的产品结构模式,发展到今天的开拓外销市场,寻求外部商机;调整产品结构,开发适销对路新品种;加强技术改造,提高技术操作水平和生产能力;规范企业管理,强化制度建设和执行力。在玻璃公司的发展进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过困难,遭受过挫折,品尝了压力,但我们公司一班人,深刻认识到了唯有变则活、唯有变则通。事实证明,要想求得公司发展的新生,就必须在变化中去寻求创新。不断地进行否定自我、改革自我、超越自我,并及时改变观念、更新思维。我也始终要求公司的每一名员工尤其是各级管理人员,要坚决做实干家、战斗员,不当评论家、观察员。务实求真,以岗位为荣,对事业负责,是公司员工在五年来的批判学习中的深刻认识和对自己的要求,一种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氛围在玻璃公司已经兴起。职工学技术,行*抓管理、经营促效益,保障了公司的稳健发展。2002年,是玻璃公司在产品结构调整的决策上最为关键的一年,是发展进步,还是裹足不前?是开发新产品,还是生产限产、员工放假?围绕着玻璃行业的特殊性,为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经过四个多月马不停蹄的奔波,通过大量地市场调研,并经多方论证,证明我公司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资金及技术力量,有能力上新项目——。这样一来,可打破现有的生产、经营格局,以避免因白酒市场的淡季影响而带来的损失,从而达到“以变求存”。
在集团、股份公司领导大力支持下,我公司技术人员刻苦攻关,终于生产出了符合国家标准并高于行业标准的输液瓶产品。为打开外销市场,我带领业务人员积极深入市场开展调研工作,初尝了开拓外部市场的艰难,但更坚定了我们搞好外销的决心。凭借我们优良的产品质量和信誉,我们与阜阳华源药厂、六安华源、丰原药业、淮北药厂、商丘药厂及江苏三和四美酱菜厂等外销厂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成了一些大药厂的稳定供货单位。集团王董事长讲的“三个一切”,是我们在创业路上的指导思想,我们玻璃公司的创业精神,仍然需要通过批判再造活动来促使思想观念的转变。“大树底下好乘凉”的旧思想已经得到了彻底根除,但我们仍要做到成绩面前讲不足,带领全体员工在保证股份公司需要的前提下,寻找新的市场,开发新产品。在打制输液瓶的基础上,仍然需要努力寻找更适应我们生产的,同时加强市场调研和可行性研究,培育玻璃公司新的经济增长点。05年的生产正是我公司敏锐地觉察到输液瓶市场的竞争残酷,寻求增长效益的又一新产品,化妆品瓶的生产已经达到了稳定,正品率超过了同行,质量得到了客户的赞赏,销售渠道顺畅。再好的企业,没有规范的管理,没有强有力的执行,也不会取得长足发展。为强化公司制度的执行力,我公司从小事抓起,做到以点带面,首先要求公司员工必须佩戴上岗证,通过严抓,惩处教育到位,佩戴上岗证已经成了员工的自觉行为。现在全公司员工包括农民装卸工,一律凭上岗证进公司,保卫人员服装整齐严格执法,这就体现了我们古井的企业形象,彰显了制度执行的刚性和力度。也充分说明了五年的批判再造精神,植根到了员工心中,促进了公司的发展与进步。作为生产企业,这五年,是我公司发展较快的五年,是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效益稳步提升,公司管理更加规范的五年;也是我们通过涉足外销,体会市场竞争残酷,认识到只有技术进步,才能降低生产成本,才能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此,我们积极实施技术改造,努力做到节能降耗、修旧利废、节约挖潜。对行列机、空压机、风机、、配电控制系统等进行了技改;同时我们加强了人员的操作技能培训和专业管理能力的锻炼,我们的制造技术已经走出了依靠师傅手把手教的日子,生产正品率和机速甚至超过了同行的技术水平,设备大修完全能够依靠自己的技术力量,高质量地完成大修任务。员工积极钻研生产技术,努力争取岗位成才的风气,已经形成,这正是我公司能够战胜困难,开拓创新的保障。五年来,玻璃公司取得了一些的成绩,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我们与兄弟单位和先进同行相比较,还有很多不足。我们只有继续发扬批判的精神,用再造的决心,不断开拓创新,求得持续的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