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全力防控小麦条锈病,山东已成立5个工作组
TUhjnbcbe - 2024/6/14 19:49:00

记者杨璐

山东在全省开展全力防控小麦条锈病力夺夏粮丰产丰收专项行动,抽调精干技术力量,分工包市指导各地抓好小麦条锈病防控,确保今年夏粮丰收。

近日,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印发《关于开展全力防控小麦条锈病力夺夏粮丰产丰收专项行动的通知》,为全面贯彻落实全省小麦条锈病防控暨“一喷三防”统防统治全覆盖现场动员活动部署要求,指导、督促各地切实抓好小麦条锈病防治工作,确保今年夏粮丰收。

据悉,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决定参照“四进”工作模式,在全省开展全力防控小麦条锈病力夺夏粮丰产丰收专项行动。抽调精干技术力量,参照“四进”工作模式,分工包市指导各地抓好小麦条锈病防控,坚决遏制条锈病暴发流行,为全省夏粮丰产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各技术指导组参照“四进”工作模式,分工包市督促指导条锈病防治工作。各市、县(市、区)农技推广机构抽调1~2名专业技术能力强、熟悉基层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与省中心人员一起,组建联合技术指导组,共同抓好小麦条锈病等重大病虫害的防控技术指导工作。

按要求,各联合技术指导组要及时准确掌握所包市、县(市、区)小麦条锈病等重大病虫害发生防控动态,帮助制定完善小麦条锈病防控技术方案,督促落实条锈病防控各项工作措施,及时发现和协调解决各地在条锈病防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切实提高防控成效。

第一组 泰安 济宁 菏泽

组 长:杨武杰 省农技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成 员:王同伟 省农技中心植保部副部长、正高级农艺师

杨久涛 省农技中心综合部高级农艺师

吕 鹏 省农技中心作物一部高级农艺师 

第二组 济南 德州 聊城

组 长:刘延生 省农技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推广研究员

成 员:鞠正春 省农技中心作物一部推广研究员

关秀敏 省农技中心植物保护部高级农艺师

李国栋 省农技中心作物二部高级工程师

第三组 淄博 潍坊 东营 滨州

组 长:彭科研 省农技中心作物一部部长

成 员:杨万海 省农技中心植物保护部推广研究员

韩 伟 省农技中心作物一部高级农艺师

第四组 枣庄 临沂 日照

组 长:王子才 省农技中心植物保护部部长、推广研究员

成 员:于谦林 省农技中心作物二部推广研究员

商明清 省农技中心植物保护部正高级农艺师

第五组 青岛 烟台 威海

组 长:王志刚 省农技中心党委委员、作物二部部长、推广研究员

成 员:王增君 省农技中心植物保护部推广研究员

田忠正 省农技中心植物保护部农艺师

已波及8省个县

据了解,当前,黄淮海等主产区小麦陆续进入返青拔节生长阶段,正是小麦病虫草害防治关键时期。

农业农村部监测显示,3月份以来,小麦病虫害扩展流行速度明显加快。据统计,当前小麦重大病虫害已发生万亩次,比3月初增加45%。其中,条锈病已在8个省份个县(市、区)发生60万亩,比3月初增加50%;黄淮海麦区纹枯病、茎基腐病逐步显症,晚播麦区麦田杂草发生程度重于上年;部分麦区麦蜘蛛、蚜虫、白粉病发生基数也明显偏高。

专家分析,今年小麦弱苗比例高、生育期推迟,促弱转壮施肥、用水量增加,可能导致病虫加重危害。随着气温进一步回升,小麦病虫害将进入盛发期,监测防控工作丝毫不能放松。

目前,各地防控工作已陆续开展。据调度,除中央财政近期下拨的4亿元小麦病虫害防控专项资金外,河北、江苏、安徽、山东、河南等地方财政也筹措防治资金9.4亿元。

小麦条锈病有什么危害与特点,怎么防治?

小麦锈病分为条锈病、秆锈病和叶锈病3种,俗称黄疸病,其中条锈病是中国小麦生产上分布广、传播快,危害面积最大的重要病害。感病植株叶片早衰,灌浆不良,籽粒秕瘦,一般流行年份可减产20%-30%,严重时可造成小麦绝收。

小麦条锈病的流行条件与发生特点

一是大面积种植容易感病的小麦品种

二是有足够多的小麦条锈病的病原菌

三是有适宜条锈病发生的环境条件(温度和湿度)

在种植大面积感病品种前提下,越冬菌量和春季降雨成为流行的两大重要条件。如遇较长时间干旱无雨、无露天气病害则不易发生,病害扩展被中断。只有早春低温持续时间较长,又有春雨的条件发病重。品种抗病性差异明显,但大面积种植具同一抗源的品种,由于病菌小种的改变,往往造成抗病性丧失。

小麦条锈病发生特点

小麦条锈病可通过气流传播,具有分布广、传播快、危害大的特点。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病害繁殖扩散速度非常快。病害一般流行年份小麦减产10%-20%,特大流行年份减产60%以上,甚至绝产。

小麦条锈病主要危害小麦叶片,其次是叶鞘和茎秆,穗部、颖壳及芒上。叶片初发病时夏孢子堆为小长条状,鲜黄色,椭圆形,与叶脉平行,且排列成行,像缝纫机轧过的针脚一样,呈虚线状,后期表皮破裂,出现锈褐色粉状物。小麦近成熟时,叶鞘上出现圆形至卵圆形黑褐色夏孢子堆,散出鲜黄色粉末,即夏孢子。其与小麦叶锈病、秆锈病的病斑症状的区别是“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成个大红斑。”

小麦条锈病的侵染循环

条锈病原的侵染循环可分为越夏、秋苗感染、越冬及春季流行4个环节。

越夏是条锈病周年循环的关键。

随着越夏区小麦收割,秋季越夏的菌源随气流传播到冬麦区后,遇到适宜的温湿度条件就会侵染冬麦秋苗。秋苗发病迟早和多少,与菌源距离和播期早晚有关,距越夏菌源近、播种早就发病重。

当旬平均温度下降到2°C以下后,病原进入越冬阶段。病原主要以侵入后未及发病的潜育菌丝状态在麦叶组织内休眠越冬。

小麦返青后,越冬病叶中的菌丝体复苏,当旬均温上升至5℃时显示症状并产生大量的铁锈状黄粉即条锈病的夏孢子堆,夏孢子堆顺叶脉呈点状直线排列,完成初侵染循环。产生的夏孢子经气流传播到周围返青后的新生叶片上,引起多次再侵染,导致春季流行。

防治方法

1、选种抗病品种。条锈病是气传性传染性病害,必须采取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药剂防治和栽培措施为辅的综合防治策略,才能有效地控制其为害。

2、农业防治。合理密植、控制氮肥,降低密度增加麦田通风透光条件,控制病害发生。

3、化学防治

防治原则:全面普查,发现一点、控制一片、发现一片、控制全村。发现中心病株即可进行防治,开展群防群治、统防统治,控制条锈病流行。

防治条锈病的药剂可选用三唑类和烯唑类药物如戊唑醇、烯唑醇、苯醚甲环唑、硅唑多菌灵、吡唑醚菌酯等等,要结合一喷三防进行。用药时要喷匀打透,发病严重的田块间隔7天再用药一次。

具体方法:

可亩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80克,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50克,或30%醚菌酯悬浮剂50~70毫升,或3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25~30毫升,对水均匀喷雾防治。

如若小麦抽穗期前后,麦蚜、白粉病、条锈病等混合发生,可考虑选用“一喷三防”的药剂,如每亩用18.7%嘧菌酯.丙环唑70毫升+22%噻虫.高氯氟30毫升+磷酸二氢钾克混合使用。

1
查看完整版本: 全力防控小麦条锈病,山东已成立5个工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