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对六个“时间表”
□本报高春阳 “我家孩子刚三个月,发现他好像听不见说话。”日前,多位新生儿父母向反映,不知道如何确认孩子的听力是不是有问题。哈市儿童医院听力障碍诊治科主任云中燕教授对此进行了详细解答。 对照“时间表”检测听力 云中燕教授介绍,现在的听力检测技术在小儿出生后就可以进行检测,明确其听力状况,并能在1岁内学语前进行听力康复,强化语言训练,而不至于到孩子2-3岁甚至更晚时,由于不能讲话或讲话不清,才发现听力不好。 孩子要说话,必须先通过耳朵听到,然后理解,再模仿发音,最后形成语言。如果听不到,自然就不会说。那么,如何发现孩子的“听力问题”,专家给出了一份听力发育“时间表”,父母不妨对照观察: 出生3个月内:在突然听到60分贝以上的声响时,宝宝应会出现全身抖动、两手握拳、前臂急速弯曲或皱眉、眨眼、睁眼等活动。 4—6个月:宝宝可辨别妈妈的声音,能够在妈妈对自己说话时,用眼睛注视妈妈,或在听到妈妈的声音时停止活动,将头转向声源。 7—9个月:宝宝能主动向声源方向转脸,也就是有了辨别声音方向的定位能力。 10—11个月:宝宝对自己的名字有反应,能学说“妈妈”、“爸爸”,听到悦耳的音乐时,上下肢能随音乐有节奏地运动。 1岁—1岁半时:宝宝能按听到的语言做出反应,问“鼻子、眼睛、嘴在哪儿”时会用手指指点。这也是宝宝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开始了。 1岁半—4周岁:前阶段,宝宝可用简单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意识;3-4岁时能背诵儿歌、讲故事。 四类宝宝 应随时测听力 目前尚无特效药或手术,能使神经性耳聋完全恢复听力,要使聋儿康复就靠“三早”原则: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选配助听器,早期进行听力语言训练。 儿童的语言发育直接影响到大脑的发育,六个月时做到早期干预,到三岁时语言康复程度与正常孩子相差不大,干预越晚相差越大。因此,早期干预能减轻聋儿的残障程度。 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者,有家族遗传倾向者,高危新生儿出生后住院抢救治疗,以及用过耳*性药物的孩子,应随时听力检测,除了听力损伤之外,还要警惕听神经病和脑干、脑皮质的损伤。 听力筛查流程 生后三天听力筛查→四十二天听力筛查→三个月听力筛查→六个月全面听力诊断→早期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