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结石、蛔虫、肿瘤等导致胆道完全梗阻基础上的急性化脓性炎症。致病菌主要为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和厌氧菌,致病菌侵入胆道的途径有逆行、血行和淋巴通路三种。
AOSC发病急骤,初期为突发剑突下或右上腹钻顶样痛或痉挛性疼痛,继而很快出现寒战与高热、黄疸,即所谓夏柯(Charcot)三联征这一典型的胆管感染的症状。偶尔随着胆道压力增高,梗阻上段胆管扩张,结石上浮或排入十二指肠而使胆道梗阻暂时解除,Charcot征随之缓解,以后可反复出现。这种间歇发作的Charcot征是肝外胆管结石合并感染的特点。梗阻部位低于胆囊管开口以下则可能触及肿大的胆囊,梗阻在肝总管或胆囊已经萎缩则触不到胆囊。梗阻部位在左或右肝管通常不表现黄疸,仅有发热、寒战、腹痛等症状。由于胆管的位置比较深,患者腹部压痛和肌紧张并不严重,常有明显的肝区叩击痛或可触及肿大的肝脏;在伴有胆囊炎时,右上腹压痛和肌紧张比较显著。有时发病急骤,在未出现黄疸前病人已发生神志淡漠、嗜睡、昏迷等神经系统表现,继而血压降低,脉压缩小,体温常达40龙以上,脉搏?次/分,病情急骤恶化,全身发紺。在Charcot征的基础上,出现了休克和神经精神症状称为雷诺(Reynold)五联征,是AOSC的典型表现。具备AOSC的典型表现,诊断一般并不困难.要注意的是不具备Reynold征也不能排除本病,须密切观察,综合分析,及时做出早期诊断。
胆道感染常有反复发作史,突出的症状是发热、腹部痉挛性疼痛、右上腹压痛和肌紧张,急性胆管炎多有黄疸。根据病史、体征,结合各项检查,诊断多无困难。有时需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消化道溃疡穿孔多有消化道溃疡病史,发病较胆道疾病更急骤。腹痛为突发的右中上腹刀割样剧烈疼痛,呈持续性,迅速波及全腹,有时可发生疼痛性休克。发病初期没有高热、寒战,无黄疸。腹部压痛范围广,腹肌强直呈“板状腹”,叩诊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X线检查膈下可见游离气体征象。
2-急性阑尾炎高位阑尾炎可误诊为胆囊炎。阑尾炎初期甚少发热,腹痛由胃脱部开始,数小时后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或稍高位置。一般无肿块可及,压痛位置也稍低,Rovsing征阳性提示病灶与结肠有关,有助于鉴别。BUS发现胆囊增大、壁厚或有胆结石影像可做出鉴别。
剩余41%未读最低0.27元/天订阅作者,解锁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