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肝、乙肝,是大家了解比较多的病毒性肝炎。但你听说过“戊肝”吗?
戊肝是戊型病毒性肝炎的简称,是一种由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疾病。
那么戊肝病毒又是如何传播?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预防戊肝?一文看懂!
一、戊肝病毒传播途径有哪些?
戊肝病毒(HEV)是全球急性散发性病毒性肝炎的重要病因之一,戊肝病毒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但传播途径有多种:
粪口传播
大多数HEV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母婴传播
戊肝病毒也可以通过垂直传播的方式从母亲传播给胎儿。
血液传播
戊肝也可以通过血液传播,经输血感染戊肝的病例报告近年逐步增加。
日常生活中,得重视戊肝病毒预防,远离戊肝病毒,得了戊肝病症严重程度差异较大。
戊肝大多数为急性自限性疾病,感染后可表现为从无症状感染、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或急性重型肝炎。
潜伏期为2-10周(平均5-6周)。这个潜伏期比乙肝病毒的潜伏期短一些,比甲肝病毒的潜伏期长一点。
发病初期可出现持续数天的发热、全身乏力、食欲缺乏、恶心、呕吐,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皮肤巩膜黄染、腹痛、瘙痒、皮疹或关节痛等症状,病程一般持续1-6周。少数可致肝衰竭。
戊肝预后相对较好,主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恢复良好,少数免疫低下或免疫抑制者可发展为慢性肝炎。
慢性肝炎感染者、孕妇感染戊肝病毒后死亡率相对较高,特别是在孕晚期罹患戊肝后症状相对更为严重,病死率可高达20%,并且常会导致流产、产儿低体重和死胎。
二、哪些人容易感染戊肝?
研究表明:人群对戊肝病毒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感染。
◇食品从业人员、疫区务工和旅行者等人群感染风险高。
◇孕妇、老年人和慢性肝病患者感染戊肝后,重症戊肝发生率及病死率较高。
◇器官移植患者、化疗和放疗患者、艾滋病等免疫缺陷患者,感染后易转为慢性。
特殊危险易感人群:
1、孕妇
特别是妊娠最后三个月,如果感染了戊型肝炎病毒,可以产生肝衰竭,病死率甚至达50%以上。
2、年老体弱患者
感染戊肝后可产生严重的黄疸甚至肝衰竭。
3、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
比如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特别是在有肝硬化的基础上,合并戊肝病毒的感染,可产生肝衰竭,导致比较严重的后果。
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全球每年有万人感染戊肝,5.7万戊肝死亡病例。全球至少有63个国家已被证实出现过戊肝散发或爆发,其中约一半国家报道出现过戊肝爆发。
三、如何预防戊肝?
1、病从口入,注意饮食卫生
注意饮食卫生,海鲜、肉类食物应煮熟,避免进食生或半生的食物。吃火锅时,并不是所有食物都符合“七上八下”的原则,要将食物充分烫熟。预防病从口入!使用公筷,避免与戊肝患者接触。戊肝主要通过「粪—口传播」,为降低感染的风险,当身边有戊肝患者时需要实行分餐、公筷制度,餐后碗筷进行消毒。
2、及时接种「戊肝疫苗」是预防戊肝最直接有效的办法
尽早接种戊肝疫苗,预防戊肝病毒!
全球首个戊肝疫苗来啦!16岁及以上男、女均可以接种。
全球第一支戊肝疫苗,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上市的戊肝疫苗,来自厦门万泰,由厦门大学和万泰生物联合研制。
戊肝疫苗获得SFDA的批准前,在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了三期临床试验,11余万人的大样本临床试验显示戊肝疫苗在防止戊肝感染方面是%有效的。
全程接种完三针戊肝疫苗的高保护率:
1.5年的保护率:%
4.5年的保护率:93.3%
7.5年的保护率:91.7%
模型数据估计约有50%以上的接种者可以维持抗戊型肝炎病毒(HEV)30年以上。
戊肝目前没有特效药,预防戊肝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就是尽早接种「戊肝疫苗」。
为了保护你的“小心肝”,建议及早接种戊肝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