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4/7/6 22:18:00
哪些人容易得胆结石?这6类人是高危人群,要提高警惕了胆囊是人体内的一个重要器官,在消化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人的胆道运动功能失常或者是肝脏代谢出现障碍,就会导致胆囊胆汁中的固体成分沉积,形成胆囊结石。胆囊内长了结石,大多数会没有症状,可以和人“和平共处”,无需进行特殊的治疗。但是,一旦胆结石发作,常常会引起胆绞痛,还可能会伴有恶心和呕吐,甚至引起背痛或右肩痛、黄疸(眼睛和皮肤发黄等)、发热等不适症状,这时医院接受手术治疗了。由此可见,胆结石一旦发作,对人的身体健康危害不小。要想远离胆结石,就要在平时多注意自己身体变化,尤其是胆结石高危人群。那么,胆结石的高发人群有哪些?医生:6类人容易得胆结石,别大意了。第1类、喜欢吃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的人有数据显示,85%以上的胆结石是吃出来的,因此胆结石又被称为“富贵病”。研究表明,平时喜欢吃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的人,更容易患上胆结石。这是因为当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进入体内后,会使体内的胆固醇含量增加,这就为胆结石的形成提供了条件。第2类、孕妇调查显示,孕妇也是胆结石的高危人群之一。当女性怀孕后,随着体内雌性激素水平升高,胆囊收缩功能就会有所减退,进而使胆汁无法顺利排出,长期淤积在胆囊内,增加了患胆结石的几率。另外,很多孕妇在孕期会大量进食高营养的食物,加之运动量减少,所以患胆囊结石的几率也会有所上升。第3类、经常不吃早饭的人生活中,有很多人因为早上起来晚了或者赶时间而不吃早餐,导致患胆结石的几率增加。殊不知,早上起来后,胆汁经过一晚上的浓缩已经变得很粘稠,胆固醇的饱和度会比较高。如果不吃早饭,就会导致胆汁就进一步浓缩,无法排出来,进而引起胆固醇沉积,从而增加患结石的几率。第4类、有家族史的人大量的研究显示,胆结石与遗传因素也有一定的关系。有家族史的人得胆结石的几率要比常人高。换言之,如果一个家族中有人得过胆结石,比如父母或者兄弟姐妹,那么这个家族中的其他人更容易得胆结石。第5类、平时不爱运动的人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因为工作忙没有精力和时间运动,也有不少人因为懒惰而忽略了运动。殊不知,长期不运动,容易使胆囊肌肉的收缩力下降,进而就会影响胆汁排空,为胆结石的形成创造了条件。第6类、糖尿病人群研究显示,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胆汁中所含的胆固醇浓度比较高,而且糖尿病人的胆囊的收缩功能也比较差,所以容易导致胆汁长期滞留在胆囊内,无法排出去,所以得胆结石的几率也比较高。以上这6类人是胆结石的高危人群,建议在平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养成每天吃早餐的习惯;尽量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适量锻炼,控制好体重,不要随便服用激素类药物;注意劳逸结合等。除此之外,一旦出现上腹部疼痛并伴有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时,就要提高警惕了,医院检查,排除胆结石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