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彩色多普勒在小儿颈部肿块诊断与治疗中的应
TUhjnbcbe - 2020/7/19 11:57:00

彩色多普勒在小儿颈部肿块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彩色多普勒在小儿颈部肿块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彩色多普勒在小儿颈部肿块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1999年第4期第20卷 临床研究


作者:江志清 童鹤翔 谭海燕 李毓秀 谢宝珊


单位:430060 武汉,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外科


我院于1994年7月~1996年6月对50例颈部肿块患儿应用彩色多普勒检查,对诊断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资料和方法


本组50例颈部肿块患儿,男32例,女18例,年龄45天~14岁,平均7岁。治疗前均采用Acuson 128xp-1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探头频率为7.5 MHz。患儿仰卧、侧卧或由父母抱着,头抬高,尽量暴露颈部的检查部位。检查肿块的大小、性质(囊性、实质性、混合性),肿块内部及包膜的血供、位置、范围、深度,重要血管的走向以及与周围器官的关系。


根据肿块内彩色血流信号的大小和数量将肿块内的血流信号的丰富程度依次分为4个等级:0级:肿块内未发现血流信号;1级:为少量血流,可见1~2个点状或细短棒状血管;2级:为中量血流,可见3~4个点状或细短棒状血管,或者为一个较长的血管,其长度可接近或超过肿块的半径;3级:为多量血流,可见5个以上点状血管或两个较长血管。每例的最后诊断依靠临床治疗、手术和/或病理而得出,其中25例行组织细胞学穿刺检查,18例手术治疗,术后并作病理检查。


结  果


急性淋巴结炎13例,急性颌下腺炎1例,慢性淋巴结炎8例,淋巴结核1例,甲状舌管囊肿6例,囊性淋巴管瘤4例,血管瘤2例,假性动脉瘤1例,颈静脉扩张症1例,脂肪瘤2例,皮样囊肿2例,粘液囊肿1例,恶性肿块(霍奇金病)1例,甲状腺肿6例,甲状腺囊肿1例。彩色多普勒对本组小儿颈部肿块的正确诊断率为94.00%。50例中有25例作穿刺细胞学检查,与彩超比较,彩超的符合率为96.00%,18例手术治疗,术后常规病理检查,彩超术前的诊断率为88.89%。通过测量22例炎性肿块(急性14例,慢性8例)的内部及包膜供血发现急性炎性肿块的供血远远高于慢性炎性肿块(P<0.01)。18例术中测量肿块的大小与术前彩超测量比较两者相符合(P>0.05)。


讨  论


一、彩色多普勒对颈部肿块诊断的意义


1. 小儿颈部肿块多数病例临床即可确诊,但部分疾病需经其他辅助检查方能明确诊断,如彩色多普勒、CT、MRI、血管造影等。彩色多普勒优点在于无创伤性及反复性,迅速判断肿块的基本性质如囊性、实质性、混合性。同时可以测量肿块的内部及包膜的血供以及血液动力学改变,对小儿颈部肿块的诊断及治疗有较大帮助,这早为国内外许多作者所证实[1~3]。CT、MRI优点在于分辨率高,图像清楚,对肿块周围重要解剖层次精确,故诊断精确率高,但不能反映肿块内血供,如经济条件允许,可考虑选用。颈部血管造影,主要适应于颈部 血管病变如狭窄、血栓形成、动脉瘤及血管外伤。本组中1例颈部包块在外院行局部穿刺检查时,造成外伤性假性动脉瘤,经彩超检查显示为颈外动脉假性动脉瘤,后又行颈动脉造影拟进一步明确诊断,颈动脉造影时,因颈外动脉显示不清而失败,手术探查与彩超结果相符。颈部血管造影为有创伤性检查,有一定的并发症如过敏反应、血栓形成、栓塞等,故临床应用上我们主张首选彩超,其他项目选择应用。


2. 本组急性炎性肿块的供血(包括血流信号检出率及丰富程度)远远高出慢性炎性肿块,这与炎症的病理过程是一致的。如1例急性左颈部颌下腺炎的患儿,临床初诊为急性左颌下淋巴结炎,经彩色多普勒检查左颌下腺明显肿大,内部回声不均一,血供丰富,确诊为急性左颌下腺炎。彩色多普勒不但能根据血供区别急慢性炎症,还能根据解剖部位区别临床上较易混淆的急性颌下腺炎与颌下淋巴结炎。


笔者认为彩色多普勒对良性肿块如甲状舌管囊肿、囊性淋巴管瘤、血管瘤、假性动脉瘤等疾病具有其特征性超声影像,能够通过超声检查而明确诊断,大大的提高临床诊断率,如1例假性动脉瘤在彩超检查中动态观察到颈外动脉的血液直接喷入到瘤体中而确诊。


二维超声对恶性肿瘤不具有特征性[2,4~6],仅能区别肿块是实质性、混合性或囊性,彩色多普勒能观察恶性肿瘤中血供及血液动力学的变化。许多作者[7,8]认为:恶性肿瘤血供丰富,血流信号检出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本组中恶性肿块的例数较少,尚须进一步研究。目前临床上对两者的区别主要依赖于组织细胞学穿刺检查及病理检查。


二、对手术的辅助作用


本研究表明彩超检查能够真实反映肿块的大小及肿块的解剖层次,有助于术前考虑手术入路、手术范围及判断预后。本组1例巨大颈部淋巴管瘤患儿,彩超检查显示肿瘤的范围为颈部左乳突至胸骨第2肋间及沿气管后至右侧,深入筋膜间隙和肌肉,考虑有气管受压可能。当患儿出现呼吸困难症状时,及时作气管切开,择期手术,完整地切除瘤体,使患儿转危为安。颈部肿瘤患儿在术前经彩超了解重要血管的走向以及肿块与血管的关系,以利手术顺利进行。


三、应用体会


1. 彩色多普勒是一种比较可靠、客观的、无创伤性的检查方法,本组的正确诊断率为94.00%,与国内外报道相似。由于超声对疾病的诊断是根据图像特征而作出的,故具有较大的主观性,诊断是否正确决定于操作人员的熟练手法及对小儿外科专业知识和局部解剖的掌握程度,否则就得不出最佳图像,容易漏诊及误诊,影响临床诊断和治疗。


2. 不是每例颈部肿块患儿都需作彩色多普勒检查,只有对那些在临床诊断上有一定困难,或需要了解肿块大小、位置、深度、重要血管的走向及与周围组织器官关系时,彩色多普勒检查有才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Krans R, Har BK, Babkock DS, et al. Sonography of neck masses in children. Am J Roentgenol, 1986, 146:.


2 Friedman AP, Haller JO, Goodman JD, et al. Sonography evaluation of non-inflammatory neck masses in children. Radiology, 1983,147:.


3 Solbiati L, Volterrani L, Rizzatto G, et al. The thyroid gland with low uptake lesions: evaluation by ultrasound. Radiology, 1985, 155:.


4 赵渭芬,赵本梁,姚立,等. 超声声像图诊断颈部包块45例.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86,2:252.


5 胡美龙. B型超声对颈部肿块诊断的初步探讨.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88,4:55.


6 徐智章,王文平. 超声Doppler技术在肝实质占位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中华物理杂志,1994,10:.


7 曹元峰,董宝纬,陈敏华,等.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对乳腺肿块的临床研究.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4,10:.


8 Takenchi Y, Numata T, Suzuki H, et al. Diagnosis of pulsatile neck masses by Doppler coler imaging. Ann Oto Rbinol Laryngol, 1995, 104:.


(收稿: 修回:)

1
查看完整版本: 彩色多普勒在小儿颈部肿块诊断与治疗中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