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新生儿溶血症,那些你不知道的秘密
TUhjnbcbe - 2024/8/8 21:38:00

新生儿溶血症是指由于母亲和孩子的血型不合而引起的一种溶血性疾病,使胎宝宝在宫内或出生后大量红细胞被破坏,出现一系列溶血性贫血、黄疸等疾病。

怀孕后,孕妈妈和胎宝宝的血被一层膜隔开,可以交换营养物质、代谢产物和氧气,但血液不直接流通,只有在某些原因下,如受到外伤,发生炎症时,胎宝宝的血液才流入母体,而胎宝宝得自爸爸的血型如果与孕妈妈不合,那么,只要胎宝宝的红细胞进入母体,其红细胞上的抗原就会刺激孕妈妈产生相应的抗体,这种抗体再通过胎盘进入胎宝宝的血液循环,与胎宝宝红细胞上的抗原起作用,即发生抗原抗体反应,使大量红细胞被破坏、溶解,导致贫血。同时会产生大量胆红素,发生黄疸。

ABO溶血滴度检查可提示新生儿ABO溶血症

血清检查A(B)IgG效价1:时,提示:胎儿可能发生ABO溶血症。

最常见的有ABO血型不合,Rh血型不合较少见,偶尔也可见到其他血型不合。Rh血型不合所致溶血常较ABO血型不合更严重。

血清抗体检查可提示新生儿Rh溶血病

孕妈妈血型为Rh阴性,胎宝宝血型为Rh阳性时,提示:可能有新生儿Rh溶血病。

Rh血型不合且抗体效价1:32时,提示:可能新生儿Rh溶血病情严重。

当孕妈妈血型为Rh阴性,准爸爸为Rh阳性,胎宝宝也为阳性时,可能有少数胎儿红细胞带着Rh因子(抗原)进入母体,使母体致敏产生抗体,这些抗体再经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抗体与抗原相遇发生溶血。

发生新生儿Rh溶血症,多数是孕妈妈为Rh阴性,但Rh阳性孕妈妈的宝宝同样也会发病。第一胎发病率很低,因为初次免疫反应产生IgM抗体需要2~6个月,且较弱,不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而胎儿红细胞进入母体多数发生在妊娠末期或临产时,故第一胎常处于初次免疫反应的潜伏阶段。当再次妊娠,第二次发生免疫反应时,仅需数天就可出现,主要为IgG能通过胎盘的抗体,并迅速增多,故往往第二胎才发病。Rh系统的抗体只能由人类红细胞引起,若孕妈妈有过输血史,且Rh血型又不合,则第一胎也可发病。

溶血症危害大,严重时会导致宝宝脑瘫、弱智、运动功能障碍、手足搐动,出现听力及视力障碍等,出生后的新生儿易得黄疸和贫血。

(本文来自:百度宝宝知道孕育那些事儿)

————————

世界很复杂,百度更懂你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生儿溶血症,那些你不知道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