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怀孕生宝宝,民间总是会有很多的传闻,“胎毒”就是其中之一。肯定有不少的孕妈妈都有被家里的老一辈人“逼”着去“祛胎毒”的经历。什么玉米须水、绿豆汤、鹅蛋,简直是五花八门各有功效。
万一要是宝宝出生之后,头顶上有黄色的痂,那肯定就是孕期偷懒没有好好“祛胎毒”。那么真的有“胎毒”这一说吗?这些“祛胎毒”的食物真的有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聊聊这件事。
什么是胎毒
之所以民间有“胎毒”的说法,其实跟以前落后的医疗条件和匮乏的科学知识是脱不了关系的。
由于以前的医疗条件太差,科学知识储备又少,因此宝宝在出生之后,很多的症状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所以就被统统归于“毒”。
但实际上,所谓的“胎毒”,其实是孕妈妈在怀孕的时候体内堆积的“热”,或者是新生宝宝独特的生理特征,总之跟“毒”是没什么关系的。
出现的症状
“胎毒”一般多出现在新生宝宝的皮肤表面,比如宝宝出生之后,头顶上会有黄色的,油腻腻的结痂,这在医学上被称为溢脂性皮炎。
几乎有一半的新生宝宝,都会出现乳痂。不过这种乳痂会随着宝宝年纪的增长慢慢脱落,宝妈们可千万不要用手抠。
另外还会出现的症状就是新生儿黄疸,现在我们已经了解新生儿黄疸的出现,是因为新生宝宝对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不足,导致血液中的胆红素过高引起的,这种症状也会随着宝宝年纪的增长慢慢消失。
孕期这样吃
其实民间流传的很多“祛胎毒”的饮食是没有什么危害的,孕妈妈们也不必为此跟老人争辩,不过如果要吃的话尤其需要注意适量为好。
比如鹅蛋虽然确实富含了蛋白质,不过吃多了也可能会使尿酸增高,有痛风的危险,而且鹅蛋的个头很大,吃多了孕妈妈可是会发胖的。
饮食上倒是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是“祛胎毒”的中药偏方,孕妈妈们可就得拒绝了,因为这些中药偏方都没有经过临床的研究和试验,它可能会造成的后果也是无法预知的。
“胎毒”虽然听着唬人,但是对于现在遵循科学的孕妈妈们来说,是不会产生什么极为恐惧的感觉的。只要孕妈妈们在孕期科学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出的宝宝肯定会健健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