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3个原因停掉了母乳?简直是在坑宝,宝妈们别糊涂啦!
从孩子降生的那一刻开始,这个小生命就成了你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口母乳一世情
母乳是妈妈送给宝宝的第一份厚礼,一旦错过,终生无法弥补!
你坚持母乳喂了养吗?
母乳作为宝宝最理想的食物,富含的营养是再贵的奶粉都无法替代的,吃母乳长大的宝宝抵抗力更高,身体更健康。但在现实中,不少宝妈都过早的放弃母乳喂养,原因多是下面几种:
一、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是指宝宝在母乳喂养4~7天后出现黄疸,持续10天左右,接着会逐渐减轻。许多宝妈会因此立即停掉母乳喂养,其实这种做法并不提倡,只有在宝宝黄疸值超过高危水平后才建议停掉母乳。如果宝宝黄疸值未达到高危水平,且没有其它异常,宝妈可在医生指导下坚持母乳喂养。
母乳性黄疸的最大特点是:停母乳1~3天后黄疸可明显消退,血胆红素下降可达30~50%,继续喂母乳后血胆红素可轻度反弹,但反弹的高度不会超过原来的高峰值,随后继续下降而消退,黄疸最长持续时间不超过12周。
二、来例假
产后经期恢复的时间有早有晚,早的可在满月后即来月经,晚的要到宝宝周岁后才恢复。对于正当哺乳期的产后妈妈的“大亲戚”来潮真是不凑巧,会不会对母乳的质量有影响呢?今天小编就来和各位宝妈们说一说。相信大家都知道在产后4个月内的母乳质量是最好的,月经来潮后,乳汁质量并不会变差,但有时会比较浓缩,部分产妇乳汁的分泌会有所减少。乳汁中所含蛋白质及脂肪的质量也稍有变化,蛋白质的含量偏高些,脂肪的含量偏低些。
总能听到老人说,宝妈在来例假后,乳汁中会含有“毒素”,所以不宜再给宝宝吃。事实上并不含有毒素,可以放心给宝宝继续吃母乳。
三、宝宝太瘦
一位粉丝妈妈很纠结,因为喂养的问题。
她留言说,“我儿子五个月了,一直纯母乳喂养的,现在16斤,本来我还挺自豪,觉得自己养的真不错。可把孩子带到娘家住了几天之后,问题就来了。我妈总说我儿子太瘦了,因为我弟的儿子比我家小1个月,都已经快20斤了,我弟的儿子是吃奶粉的,我妈也要我加奶粉,搞得我都有点怀疑自己的奶水了。而且,不都说母乳要比奶粉容易吸收吗?可为什么总感觉母乳宝宝就是比奶粉宝宝要瘦呢?”
为什么会出现母乳宝宝比奶粉宝宝要瘦的这种现象呢?难道是因为母乳的营养没有奶粉的营养好吗?显然不是,奶粉只是尽量模仿母乳的成分,并不比母乳更有营养。
这种现象的本质其实是,奶粉宝宝比母乳宝宝更容易超重。换句话说,母乳宝宝出现体重超标的情况比奶粉宝宝要低!比如宝宝4个月就已经要10公斤了,超重的嫌疑非常大。
不少母乳妈妈,太容易受到外人的影响。一旦有人说“宝宝太瘦了,是不是母乳不够”,宝妈就会陷入自我怀疑中,认为自己奶水真的不足,从而放弃母乳喂养,改用奶粉喂养。
绝大部分的宝妈奶水都是充足的,能够满足宝宝生长发育所需。不是宝宝长得胖才证明吃的好,只要宝宝身高、体重增长正常,宝妈就要坚持给宝宝母乳喂养哦!
现代社会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不少妈妈生完孩子后就要重返职场。于是,很多妈妈想知道:纯母乳喂养时间究竟该坚持多久?
世卫组织建议母乳哺育至2岁至2岁以上。宝宝出生后,纯母乳6个月后,可以开始添加辅食。起先可以先试着每次给一点点,慢慢增加。
母乳喂养的姿势
正确的喂养姿势与含乳,才能让宝宝吸出更多的乳汁,舒适进食,也让母亲感觉舒服。
常用的哺乳姿势有:
1、摇篮式:适合在日间或者公开场合给宝宝喂奶。
2、侧卧式:适合于夜间哺乳,或者是需要休息的妈妈,特别是刚刚进行剖宫产的妈妈。
3、抱足球式:适用于宝宝体形较小、妈妈乳房较大者。
每天哺乳次数原则:按需哺乳
新生儿出生后1-2周内,吃奶次数比较多,有的一天可达十几次,即使是后半夜,吃得也比较频紧。到了34周,吃奶次数明显下降,每天也就7-8次,后半夜往往就一觉睡过去了,5-6个小时不吃奶宝宝每天吃奶的量次不是一成不变的,今天也许多些,明天也许少些。只要没有其他异常,妈妈就不要着急。习俗上讲“小儿猫一天狗一天”,有一定道理。即使是刚刚出生的宝宝,也知道饱饿,什么时候该吃奶,宝宝会用自己的方式告诉妈妈的。妈妈要清楚乳汁是否足够喂哺孩子,如果乳汁不足,再频繁的喂哺,宝宝也不会吃饱。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不要孩子一哭就喂,因为孩子哭并不都是饥饿的信号,还可能有别的原因,要注意区别。
合理安排哺乳期饮食,避免营养不足
营养不良会导致精神紧张、身体疲劳,影响母乳供应。可用六小餐来代替三大餐,多吃新鲜的水果、肉、蛋、奶、鱼和坚果,避免吃没有多少营养的饼干、糖果之类的食物。
如果你是一位正在哺乳期的妈妈,千万不要因为上述的三个原因盲目给宝宝断掉母乳,虽然母乳喂养会辛苦一点,但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还是值得的!
#母乳喂养,共同坚持!说出你的母乳喂养故事吧#,评论区约~
我是有袖,很高兴能遇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