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不抱睡不奶睡,孩子如何睡整觉三步走
TUhjnbcbe - 2024/8/26 17:24:00

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做婴儿有睡眠问题的妈妈更是难上加难。婴儿的睡眠难问题,一个怪圈,白天不困,晚上不睡,半夜定时醒,宝宝哭,妈妈烦,全家闹。

做有睡眠问题的婴儿妈妈是场苦修

人有两种状态,一种是睡眠,一种是清醒。睡眠就似给大脑充电,能使大脑保持灵敏和平静,提高人的注意力,让身体放松,精神灵敏,这样我们就能保持最佳的清醒状态。

对于刚出生的小婴儿来说,尤其需要睡眠,因为他们大脑在快速发育。如果得不到充分的睡眠,要么没精神,要么过度兴奋。时间一长,就会陷于一种怪圈:越缺少睡眠,越不容易入睡。

儿子墨墨婴儿期就是名副其实的睡渣,白天有精神,小睡次数维持在3、4次,晚上9点才睡,半夜11点、2点准时醒来哭1-2个小时,基本上后半夜都是在哭闹中度过。

墨墨的睡眠问题影响的不仅仅是夜晚,还有白天。他白天的状态很不稳定,有时过度兴奋,不愿小睡,需要一直陪他玩;有时整个人又懒洋洋的,很难提起精神、集中注意力;有时又很暴躁,动不动就哭闹。

他的这种睡眠状态持续了有10个月左右,因为当时大哥在外地工作,只有我和墨墨在家,有时半夜他长时间的持续哭闹会让我厌烦,训斥他;有时就是他哭,我也哭。当时我一方面焦虑无法哄他入睡,另一方面又害怕缺乏睡眠会影响他的大脑发育。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很暴躁,既痛恨自己的无能,又烦躁无人帮忙的窘境。

当时儿子的睡眠问题一度让我怀疑人生,几乎每天都在恐惧夜晚的降临。

哄睡难,难于上青天。

婴儿睡眠问题的预防,了解睡眠知识很重要,训练安睡宝宝只需3步

每个新手妈妈,在迎接新生儿之前都会做万全准备:合理饮食、多运动、定时产检、查阅黄疸怎么处理、如何喂养……

可是当了妈后,我才明白陆游那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真正含义。哪怕自己觉得做了万全准备,你也不知道自己会掉到哪个“坑”里。

被儿子的睡眠问题折磨了11个月之后,我通过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第一次得知了“睡眠训练”这个词。原来婴儿的睡眠问题可以通过科学的训练来改善和转变,并不是因为“逃满月”,或他天生就是睡渣。

为了帮助儿子做睡眠训练,我看了很多书,其中《婴幼儿睡眠圣经》、《法伯睡眠宝典》以及《婴幼儿睡眠全书:小土教你守护安睡宝贝》给我的帮助最大。今天我就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解决孩子的睡眠问题。

1、了解婴儿的睡眠模式,设立合理的预期

和成人不同的是,婴儿有自己的睡眠模式,他们的睡眠时长、小睡次数、以及睡醒间隔都和成人不同,需要逐步适应这个他们不熟悉的世界。

婴儿睡眠小知识

婴儿刚出生后几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每天睡眠时间的总和在15-18小时。但每次他们在睡眠中度过时间很短只有2-4个小时,然后就会醒来,45分钟左右的清醒时间后就再次入睡,这个过程会不断循环。随着婴儿的不断成长,他们的睡眠总量以及白天小睡的次数会减少,夜晚睡眠时间以及睡醒间隔会不断延长,直到达到成年水平。

图中婴儿的睡眠特点只是一个根据大数据和睡眠科学得出的普遍值,可能在生活中会有细微的出入,毕竟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

为了了解我们自己孩子的睡眠模式,我们可以给孩子做睡眠日记,睡眠日记中需要包括,每天孩子的总体睡眠量,夜间睡眠量、夜间睡眠时长、白天睡眠时长、小睡次数以及睡醒间隔,在了解了孩子的睡眠特点后结合睡眠模式图,不断调整孩子的睡眠习惯,培养自己的安睡宝宝。

2、掌握入睡信号,避免过度疲劳

婴儿从睡眠中醒来后,会进入到清醒状态,父母会在这时给孩子喂奶、换尿不湿、陪孩子说话、玩乐等,如果父母做这些事情的时间大于该阶段婴儿的睡醒间隔的话,孩子虽然看着很兴奋,但其实他已经进入疲劳状态了。

孩子过度疲劳的话,就会兴奋、暴躁、哭闹等,很难再次入睡,长此以往孩子缺乏睡眠,就会形成哭闹不愿入睡的习惯,进入越困越难入睡的状态,这就好比我们成年人习惯了12点入睡,你突然让他10点就睡,他就会产生不适、大脑也会不配合。

为了避免孩子进入越困越难睡的模式,我们除了要牢牢掌握孩子的睡醒间隔外,还要把握他的入睡信号。

很多妈妈都知道哈欠是孩子的睡眠信号,但其实除了哈欠外,孩子在入睡前还有其他的信号:

a、揉眼睛,这个人没精神,很难吸引宝宝的注意力;

b、咬东西、抓头发、尖叫等发脾气行为;

c、晃头、手舞足蹈等异常兴奋的行为;

从小婴儿出现轻微入睡信号到真正的入睡往往会有20分钟左右的时间,父母在此之前可以根据睡醒间隔和睡眠日记做出预判,在孩子出现信号后及时带孩子做入睡前的准备工作。

3、培养入睡仪式,熟悉哄睡技巧,让入睡不再难

入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很少会有孩子沾床就睡(除了累过头),我们需要一些辅助来过渡,而入睡仪式就是一个很好的过渡形式。

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固定的、有先后顺序的,能舒缓孩子情绪的事情,来告诉孩子要睡觉了。例如布置合适的睡眠环境:拉窗帘、调暗灯光……;给孩子喂奶;亲吻;按摩、讲绘本、听催眠曲等等,用固定的仪式来帮助孩子进行睡眠联想,使习惯固化,这比抱睡、奶睡更稳定,也更利于孩子的睡眠训练。

说完了入睡仪式,我们再来说一下哄睡技巧:

a、人:把父亲引入到睡眠策略中。哄睡不仅仅是哄宝宝入睡,还有安抚妈妈的作用,在很多家庭中,照顾宝宝依旧是妈妈的责任,长时间的照料让妈妈在面对孩子的不配合时容易“暴走”,这时我们就需要让爸爸来分担育儿的艰辛。爸爸哄睡时,妈妈可以趁机休息,平复心境,一起来解决孩子的睡眠问题。

b、听:催眠曲、白噪音等。催眠曲是新手爸妈最熟悉的入睡安抚,催眠曲可以是爸妈自己唱,熟悉人的能抚慰宝宝,也可以直接播放歌曲。儿子当时喜欢听的是《虫儿飞》以及《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新手爸妈们可以多给孩子播放一些不同的曲目,找到孩子喜欢的。

白噪音和婴儿在子宫内的环境音相似,同样对婴儿有安抚效果,常见的白噪音有:雨滴声、海浪声、洗衣机声、收音机声等等,父母可以下载到手机上给孩子播放,对0-3个月的婴儿效果很好。

c、触觉:按摩、轻拍、拥抱等。触摸对人来说是一种很重要的刺激,人崩溃时一个拥抱就能带来安慰,通过触摸皮肤能使婴儿脑部释放化学物质,促进发育。对婴儿来说,触摸的种类很多,有节奏的轻拍、按摩腹部、拥抱等等都能安抚婴儿。

d、自我安抚:安抚奶嘴。吮吸也能安抚孩子,但不提倡奶睡,我们可以给孩子准确安抚奶嘴,让他们通过自我抚慰进入睡眠,但这种方法并不是对所有孩子都有效,墨墨当时就不喜欢吮吸安抚奶嘴。

训练极端哭闹、缠人型宝宝的2个睡眠策略

对于80%的天使宝宝和一般缠人型宝宝来说,熟练运用婴儿的睡眠知识和安抚技巧就能收获一个安睡宝宝,但对于20%极端哭闹、缠人型宝宝和已经养成不良睡眠习惯的宝宝来说,上面的方法就不太管用了,这时我们需要下“重招”。

帮助这类婴儿纠正他们的睡眠问题,通常来说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渐进疗法,一种是断绝疗法。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谈一下这两种方法:

第一种断绝疗法:让宝宝哭,不管他,一次性耗尽他的能量

断绝疗法简单来说这种策略就是让宝宝哭,不管他,直到他平静下来入睡。这种方法适用那些持续哭闹3个小时以上的极端缠人型婴儿。

因为很多人认为放任孩子大哭,不利于建立他的安全感而被很多妈妈抵制。但著名儿童睡眠专家、儿科教授马克·维斯布朗博士在《婴幼儿睡眠圣经》中就提倡运用断法来治疗婴儿的睡眠问题。他认为这种方法能快速、有效地改善孩子的睡眠,而且没有后遗症。

夜里孩子大哭而不去安抚他,对于父母来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在马克·维斯布朗博士看来,用几天的时间来解决孩子长达好几个月的睡眠难题是重视宝宝对睡眠的需求,并且夜里不管孩子哭闹,父母可以用白天的时间更好的陪伴孩子。

几个月的小婴儿记忆很短,夜里的没安全感的感觉会被白天的亲密行为代替,几天后孩子就能睡整觉,这对孩子和父母的睡眠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第二种渐进法:法伯睡眠策略:循序渐进法

在我看来,断绝疗法和气急了打孩子屁股、大声训斥孩子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打2下孩子的屁股,能让孩子从此以后主动做作业,认真学习,我想很多父母都会选择打屁股,这就和“长痛”不如“短痛”是一样的道理。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如果父母觉得让孩子“一次耗尽”的策略对自己是种折磨,也可以采用“逐步耗尽”的方式。

相比较来说“一次耗尽”策略执行简单高效但比较考验父母的定力,而“逐步耗尽”需要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但能弥补一些父母的内疚心理且需要几天时间。

在“逐步耗尽”策略中,最有名的便是法伯睡眠法:循序渐进法。这种睡眠策略是这样的:

一开始孩子哭闹,父母就离开放任他哭闹一会,然后在走到他身边安慰他一下,在孩子还清醒时再次离开。如果孩子还哭闹,就放任他一会,然后再回到他身边安慰他一会,在他清醒时再次离开。放任的时间要不断延长,如此反复,知道孩子能凭自己的能力睡着为主。

《法伯睡眠宝典》中推荐的放任时长

在我看到这个方法的时候,我已经被墨墨折磨了10个多月,这10个多月里,他几乎每天晚上都要从11点哭到2、3点,而我(还有邻居)也在崩溃的边缘徘徊。当天晚上,墨墨在哭闹不休时,我就尝试运用了这个方法。

当时墨墨已经会走了,我把他关在卧室里,我在卧室外,他不停拍门叫妈妈,而我就在卧室外回应他,等3分钟就开门抱抱他,1分钟后再次离开。他接着拍门叫妈妈,我接着回应,等时间到了再开门抱抱他,再离开。以此往复了1个小时,等到最后一次开门的时候,他已经不哭了,手里还拿着一个晚上吃剩苹果核在研究。我问他“要不要睡觉”,他把苹果核一扔说“睡觉”,上床不到一分钟就睡着了。到现在他2岁11个月都是睡整觉,从来不曾闹觉,和我的关系也是最亲密。

根据我的经验,如果孩子属于极度缠人、哭闹的情况,就果断采用“断绝法”或者“渐渐法”吧,这样做你和宝宝都能脱离苦海,并且只要父母在白天的时候多陪陪孩子,亲密感、安全感都不会缺失的。如果你的宝宝不是那种极端哭闹、缠人型的,就熟练掌握婴儿睡眠知识、帮孩子做睡眠日记,利用入睡仪式和哄睡技巧来训练安睡宝宝吧。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抱睡不奶睡,孩子如何睡整觉三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