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健康科普新生儿黄疸怎么科学护理来看专
TUhjnbcbe - 2024/9/13 17:44:00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又称新生儿黄疸,

是新生儿的常见病。

对于新手妈妈来说,

看着宝宝身上黄黄的样子,

心中总是着急得不得了。

黄疸对新生儿的身体健康有什么影响?怎么判断黄疸的程度?新生儿黄疸怎么治疗?在上海嘉定APP、嘉定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FM.3同步音视频直播节目《健康有道》中,儿科主任对相关科普知识做了详细介绍,并解答了部分听众、网友提出的问题。根据大家关心的问题,我们将节目进行了梳理,看看是否有你想了解的内容?

《健康有道》节目录制现场

嘉宾介绍

医院儿科主任

从事儿科临床19年,擅长儿科常见病及疑难重症的诊治,尤其是儿童哮喘、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生长发育、性早熟等疾病的诊治。

一、患上黄疸有哪些因素?

1、感染、溶血病、红细胞增多症或者头颅血肿等,这些疾病会导致孩子身体里的红细胞破坏增多,使得大量的胆红素从破碎的红细胞里被释放出来,从而导致孩子体内胆红素水平增高出现黄疸。窒息、缺氧或者肝炎等都会影响孩子的肝脏功能,导致胆红素无法代谢以及排出体外。还有一部分孩子可能会因为先天的肝胆结构异常,比如像胆总管囊肿或者胆道闭锁等导致黄疸。

2、也有可能是某些因素导致肝肠循环增加,比如喂养不当或者胎便排出延迟等,导致孩子的胆红素不能从粪便中排出而积聚在肠道里,致使黄疸加重。

二、黄疸对新生儿的健康有什么影响?

黄疸对婴儿造成的影响主要有胆红素脑病、贫血、低血容量性休克、肝功能损伤以及衰竭、感染性休克等,但是具体影响与病因以及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三、生理性黄疸的特点是什么?

足月儿通常在生后2-3天开始逐渐出现皮肤黄染,4-5天时达到高峰。早产儿多于生后3-5天出现,5-7天时达到高峰。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2周,早产儿可能持续4周。

生理性黄疸的症状较轻,一般局限在面颈部,可能波及到躯干,一般呈现浅黄色,且新生儿精神状况好,吃奶、大小便、发育、睡眠等一般状况良好。

四、病理性黄疸的特点有哪些?

病理性黄疸一般出现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也可能持续时间较长(足月儿大于2周,早产儿大于4周),也可能为黄疸消退后又出现或者直接胆红素增高。症状表现为新生儿皮肤、巩膜发黄;症状重时,可能出现全身皮肤明显黄染,甚至有神经系统损害表现,如嗜睡、反应差、拒绝吃奶,甚至肢体抖动、抽搐、尖叫等;患儿往往还有原发疾病的其他表现,如溶血可出现面色苍白、感染可出现发热、胆道闭锁可出现白陶土样大便等。

五、母乳性黄疸有哪些特征?

通常发生于纯母乳喂养或以母乳喂养为主的新生儿,母乳性黄疸临床有早发型和晚发型2种。凡健康足月母乳喂养儿生后3-4天发生高胆红素血症,除外溶血病及其他疾病后,要考虑早发型母乳性黄疸。晚发型黄疸程度高峰常在生后7-10天,持续6-12周才完全消退,一般患儿生长发育正常,无贫血,肝功能正常,亦无发生胆红素脑病。如停喂母乳3-4天,可见黄疸有明显减退。

六、新生儿黄疸怎么治疗?

可采用光疗来变更胆红素性质及其排泄途径,或以药物疗法加速胆红素的正常代谢和排泄,必要时需换血机械降低胆红素。

七、黄疸期间应该如何护理?

鼓励尽早开奶,加强喂养,患儿排尿、排便次数增加后可促进胆红素通过尿液和粪便排出。家长还应注意避免使患儿感染,例如加强脐部护理、保持干燥,不到人群密集处,根据天气及时添减衣物等。

注意观察婴儿的全身症状,观察新生儿精神反应、奶量、活动情况、大小便情况。有没有精神反应差、嗜睡、吸吮无力、易惊、双目凝视、四肢强直或抽搐、大便的颜色等情况,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就医,避免胆红素水平过高。延误治疗可能发生胆红素脑病,遗留神经系统不可逆性后遗症。

原标题:《新生儿黄疸怎么科学护理?来看专家解答→》

1
查看完整版本: 健康科普新生儿黄疸怎么科学护理来看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