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护理技巧:1.防止新生儿头型不正!新生儿的头颅骨和全身其他骨骼一样,含胶质多,含钙质少,骨质很软,而富有弹性容易变形。骨头的连接处骨缝较宽,尤其是额骨和顶骨之间、枕骨和项骨之间,衔接处各有一个大的缝隙,也就是前囟门和后囟门。这使得头颅骨的活动度比较大,容易使头部的形状发生改变。新生儿睡眠时间很长,如果总让新生儿朝一个方向、采取一种体位睡,再加上重量的作用,头就更容易发生圆形程度不等,这就是常说的“睡偏了”。要想使新生儿的头部长得对称,母亲就必须在新生儿出生后的头一个月里,经常观察他的头部,变换睡觉的体位,在新生儿睡着时,给他勤翻身,及时改变头位,不要让新生儿总是仰。对于“偏头”,年龄越小越易矫正。不过,无论母亲怎样注意矫正,也有头型不对称的婴儿。孩子长大以后,头型轻微不正并不会影响美观,所以不必为此过分耗费精力。
2.怎样观察新生儿的体温!给新生儿测体温常用的部位有腋下、口腔和肛门。一般肛门温度最高,正常范围在36.3-37.5℃;口腔温度低于肛门温度0.5摄氏度;腋下温度较肛温度低1摄氏度,肛温比较恒定可靠。口腔温度受外界温度影响较大,尤其是喝热水后不不久测量,影响会更大。腋下温度可因夹得松或紧、摩擦、出汗等而有所变化,应该以夹紧、不摩擦、无汗为准。新生儿测体温常取腋下。测前先把温度计内的水银柱用到35℃以下,用棉花蘸酒精擦拭消毒后再用。将体温计尖端放入腋窝内,经3~5分钟后取出。看温度计的刻度时,应横持温度计,缓慢转动,便可以看清温度计所示的刻度。体温计用完后,要用75%酒精消毒后存放备用。若是没有体温计,可以通过触摸小儿的额头或身体来确定是否发热或体温过低,这就全凭大人的感觉了。早产儿、重病小儿不但不发热,,还可出现低体温。可触摸小儿的小腿和腋窝来判断,如发冷,常预示体温不升,有时小儿包裹不当,手脚也会发凉。40℃以上为超高热,应当及时采取降温措施。
3.如何包裹新生儿?包裹是新生儿保温必要的和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但如何包裹才是最适宜呢?在我国北方普遍用棉被包裹新生儿,有时为防止婴儿蹬脱盖被而受凉,家长常常将包被捆上2~3道绳带。他们认为这样既能保暖,又可使婴儿睡得安稳。他们却没想到,婴儿包裹过紧,会妨碍四肢活动,而且被捆绑后,手指不能碰触周围物体,这会妨碍新生儿触觉的发展,不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此外,由于捆得紧,不易透气,出汗多,容易使皱褶处的皮肤发生糜烂,给新生儿造成不应有的痛苦。所以,这种包裹法需要改进。我们提倡用婴儿睡袋来替代包裹。它具有保暖、宽松、舒适、四肢活动自如等诸多优点。这种睡袋在市场上可以买到,家长也可自己缝制。
4.如何给新生儿洗澡?在给新生儿洗澡前先要做好准备工作,如准备好清洁的浴盆,洗澡用的小毛巾、浴巾、婴儿皂、热水,洗澡后准备更换的衣服、尿布及包被等。洗澡前应把门窗关好,不要有穿堂风。室内温度以23℃~26℃为宜,如室内温度达不到此高度,可采用塑料浴帐或取暖炉来保证温度适宜。家长在给新生儿洗澡前一定要洗净双手,将洗澡水倒入浴盆,水温一般为40℃左右,家长可以把前臂放在水中试一试,感觉不凉不烫就可以了。在新生儿脐带未脱落以前,不能将新生儿放在水里洗澡,以免弄湿脐带。正确的洗澡方法是将上下身分开洗,洗澡时先用浴布把新生儿的下身包好,家长用左肘部和腰部夹住新生儿的臀部和两条腿,左手掌托住头,左拇指和中指分别堵住新生儿的耳道,其目的是避免洗澡水流入耳道引起中耳炎。洗时家长用右手拿着小毛巾,先将新生儿的脸洗净擦干,然后洗头。洗头时先将婴儿皂搓在手上,然后再慢慢轻柔地在新生儿头上揉洗。洗净头后,再分别洗颈下、腋下、前胸、后背、双臂和手。由于新生儿颈下、腋下的皮肤皱褶和手心的皮肤非常容易糜烂破溃,因此在洗澡时要注意清洗。洗完上身后用浴巾包裹,将新生儿的头部靠在左肘窝,左手握住新生儿的左大腿洗下半身,分别清洗臀部、大腿根、小腿和脚。要特别注意清洗臀部和大腿根的皮肤皱褶处。洗完澡后立即用浴巾将水渍指干,不要用力擦拭,以免损伤皮肤。可用婴儿爽身粉洒在皮肤皱褶处,并用酒精擦拭肚脐。最后给新生儿穿上预先准备好的干净衣服,并用尿布包裹好。整个洗澡过程要动作轻柔迅速,一般5-10分钟。洗澡后可以给新生儿喂奶,然后让他舒舒服服睡上一觉。新生儿脐带脱落后就可以在浴盆里洗澡了。通常应先洗脸和头,之后在盆底放上一条毛巾,左手握住新生儿左肩,使头靠在前臂上,右手托住臀部,放入水中的毛巾上,洗澡方法同前。一定要注意浴盆内水面齐腰部即可,洗澡时要把头托住,防止头部滑入水中。
5.新生儿的服饰特点有哪些呢?由于新生儿皮肤娇嫩,易受刺激,容易造成损伤;新生儿手足屈曲不易穿脱衣裤;新生儿自身不易保持体温,易随外界温度的冷、暖而降、升等特点,因此新生儿的服饰就必须具备柔软、有弹性、透气性和吸水性,无刺激性,及宽松、方便、保暖等条件。新生儿常滋奶,易吐脏衣服,大小便易弄湿、弄脏裤子,因此衣服需勤换勤洗,故要求衣料能耐洗、耐搓。能符合上述条件的只有全棉衣料。全棉衣料质地柔软适中,有舒适感,弹性、透气性及吸水性均好,也无刺激性。新生儿衣服应做得宽大些,还要穿脱方便,如前面开口打结的衣服就易穿脱。衣服过于窄小,穿脱不便,易损伤新生儿甚至会造成骨折和脱臼等情况发生。另外新生儿生长发育快,如衣服太小,也会很快穿不下。为减少对新生儿皮肤的刺激,新生儿的衣服接缝处可在外面,边也可由里向外窝,更不要有额外的装饰。衣料的颜色以浅色或白色为好,这样衣服脏了容易发现,便于换洗。如选用有颜色的衣料,也要选不易脱色的,以免刺激新生儿皮肤引起皮炎。
6.夏天使用尿布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1)忌尿布过厚,尿布过厚,影响皮肤散热,夏季新生儿容易出汗,加之尿布被尿液浸湿,很易引起尿布炎。(2)忌尿布过紧,如果把尿布包得过紧,则不易透气,下肢活动受限,也易摩擦大腿内侧,新生儿皮肤薄嫩,很易擦破皮肤造成感染。特别是女婴,尿布过紧还易引起女婴外阴炎和尿道炎。(3)忌垫塑料布,许多妈妈怕新生儿尿湿被褥就在尿布外垫塑料布。这是不对的,塑料布不透气,也不散热,如果不能及更换被尿湿的尿布,则更易患尿布炎。(4)忌尿布不洁,尿布要勤换,清水洗净,日光下晾晒。(5)忌用纸液或尿布擦臀部,新生儿排大便后不要用卫生纸或尿布直接擦臀部,这样很容易把新生儿臀部皮肤擦破,患肛周感染、脓肿。排大便后可直接用清水把新生儿臀部洗净,然后用吸水性好的棉织布沾干水分,夏季不但易患尿布炎,凡是褶皱的部位都易糜烂、溃破,如颈下、腋下、膝窝、肘窝、腹股沟等处。应给新生儿勤洗澡,特别是褶皱更要洗净、沾干,适当用爽身粉。
7.不要给满月的婴儿剃头!我国民间有给满月婴儿剃头的习惯,认为剃光头有利于以后头发长粗、长黑、长密,有的甚至把新生儿的眉毛也剃掉,这种认识是无科学根据的。头发生长情况主要是受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的调节,与新生儿剃不剃头毫无关系。新生儿的头皮很薄很嫩,抵抗力差,给新生儿剃头只要一不小心就会容易割破新生儿的头皮,而且新生儿的头皮上存在大量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头皮有破损时,细菌侵入体内,并经血液传送到全身,会引起严重的菌血症、败血症,严重时可危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另外,婴儿毛发状况与遗传因素及母亲孕期的营养有较大的关系,多次剃毛发并不能改变毛发的稀疏、浓密及颜色深浅,有的婴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头发自然也越长越好。婴儿稍大一些后,适当多吃些对毛发有营养作用的食品,如芝麻、核桃等,也能逐步改善毛发的质量。
8.怎样为新生儿清洁头垢?胎儿出生后,头及全身皮肤覆盖一层灰白色胎脂,由皮脂腺分泌物和脱落的表皮组成,具有保护皮肤的作用,但头部皮肤褶皱处胎脂应楷掉,以免分解产物刺激皮肤。清除可用洁净纱布或毛巾蘸消毒植物油或温水轻轻揩去。较大新生儿及小婴儿如护理不当,头部可出现厚薄不等的灰黄色或黄褐色油腻结痂和鳞屑,重者可累及眉、鼻唇沟、耳后等处。此类患儿多属渗出性体质,合理护理3~4周多可自愈。治疗可用消毒植物油或液状石蜡将结痂浸泡柔软后,用棉棒或洁净毛巾轻轻擦除。平时应注意头部卫生,避免过多出汗。症状较重或反复出现者,可口服维生素B2、维生素B6、钙剂,局部应用氟轻松、红霉素软膏等,同时母亲应避免饮酒或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温馨小提示:怎样为新生儿剪指甲新生儿的指甲长得很快,10天能长1毫米。新生儿的指甲长容易抓破皮肤,但指甲小不好剪,要用小的指甲刀剪,每次少剪些,以免误伤新生儿指腹!最好在洗完澡时剪。
9.怎样观察新生儿的大小便?多数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开始排出黑绿色胎粪,较黏稠,由脱落的肠上皮细胞、浓缩的消化液和胎儿期吞入的羊水组成。经哺喂,一般出生后3-4天转化为普通婴儿粪便。如生后48医院检查有无消化道畸形。喂养方式不同,大便不一样,母乳喂养者大便呈金黄色牙膏状,有时微带绿色,无明显臭味,每天2-4次。母乳喂养者大便呈淡黄或黄灰色,质较干,常带奶块,有臭味,每天1~2次。乳类及淀粉类混合喂养的小儿大便一般呈暗褐色,量多质软,有明显臭味,每天不足4-5次。如大便次数增多,色绿,带黏液或脓血,或色灰白伴皮肤黄疸,均为异常,医院就诊。新生儿可在出生过程中或生后立即排尿,生后前几天排尿较少,随着哺喂增多尿量亦增多,生后1周毎日排尿达20多次。约90%的新生儿生后24小时内排尿,36小时未排尿称新生儿排尿延迟。48小时仍未排尿多属异常,医院检查。个别新生儿出生后最初几天尿可呈粉红色,系尿中尿酸盐结晶所致,一般不需要处理,多喂水可促其消失。
今天就到此为止了,大家有什么不懂得问题,可以问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