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宝宝一般生长发育都是有变化的,但是如果差距过大,就要赶紧引起重视了。
发育迟缓的原因
生长迟缓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系自然过程,有的属遗传因素,有的则属疾病,其中80%~90%的生长迟缓儿童属于正常的生长变异,如家族性矮身材、体质性发育延迟以及低出生体重性矮小,这些与先天遗传因素或宫内的发育不良有关,其生长速度基本正常,也不需要特殊治疗。
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仍应创造良好的后天外部条件,促进生长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另外一些原因则是属于病态的,如染色体异常(唐氏综合征、特纳综合征)、代谢性疾病、骨骼疾病(骨软骨发育不全)、慢性疾病、慢性营养不良性疾病、内分泌疾病(如生长激素缺乏症、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等引起的生长迟缓,对于这一部分因疾病原因引起的身材矮小,医院进行检查,找出生长缓慢的病因并进行治疗。
宝宝出现这些症状,可能是宝宝发育迟缓的表现
1、一岁了还不会笑
通常宝宝四个月大的时候就会笑了,当然也有不满月就会咯咯笑的宝宝。如果宝宝都快一岁了,不管你怎么逗,他就是不笑,甚至咧嘴都没有,一脸的淡定和漠然,那就要重视起来了。
2.语言功能差
一般情况下孩子在5-6个月的时候,就具备语言功能了。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有时候还会吱吱呀呀的乱叫,来吸引人们的注意,9个月左右就会学着大人说话模仿了。要是发现自家的宝宝到了2岁还不会说话,简单的词语也无法表达,那就要烤炉可能是发育迟缓了。
5-6个月,孩子语言能力开始发育,会用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7-8个月,开始模仿大人说话,当妈妈跟孩子说话时,孩子也会跟着“啊”来回应。
1岁,孩子基本上会说几个词。
1岁半,会说有意义的词。
2岁,可以说出简单的句子。
3-5岁,能跟大人说话交流。
如果妈妈在孩子2岁的时候还不会说话,3-5岁只能说几个词,说话断断续续,不清不楚,这个时候,医院检查。
提示:颅脑损伤、智力落后、听力障碍、情绪困扰等会导致孩子发育迟缓。妈医院检查,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妈妈们要知道,自己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3.睡眠过多且不易唤醒
有的宝宝会一直处于睡眠的状态,而且不容易被唤醒。一般说来,1个月以内的新生儿,一昼夜内所需的睡眠时间大约为18-20小时。每天肯能大约只有3-4小时处于清醒状态,正可谓是“吃饱了就睡”的状态。当宝宝到了2-3个月大的时候,每天需要睡16-18小时;而到了5-9个月宝宝宝仍然需要睡15-16小时;满周岁的时候大概需睡14-15小时。如果宝宝长期超过合理的时医院去检查一下,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动作发育过慢
也不是要求宝宝必须会什么动作,而是到一定年龄段后应该会的基本动作都能做出来。通常情况下3个月后的宝宝就可以抬头了,上半身也可以稍微离开床面,4个月后开始会翻身,7个月时就可以自己坐着不倒了,8个月开始会爬行,10个月会扶站等。如果宝妈发现自家宝宝四个月时小手还是攥成小拳头并且难掰开,或者年龄段基本动作过了很久也不会做,那就要注意了。
当然,如果自己的小宝贝没有达到这些标准也不用着急,因为宝宝的各个情况是不同的,我家宝宝到一岁左右才会爬,半岁之后才会翻身。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宝宝是早产儿,有缺氧,病理性黄疸,营养不良这些的话,是会比普通的宝贝要发育慢一些的。
所以爸爸妈妈们也不要太过担心宝贝,相信我们的小宝贝是在很努力健康的成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