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一大堆的美食,很多人都会缺乏自制力,一不小心就会吃的很多。总是自制力薄弱,不仅吃的多,导致肥胖,而且最重要的是会伤害自己的胃。
胃是人体中负责消化食物的器官,一旦涌入太多的食物,就会给胃造成严重的负担和压力,不仅如此,吃的太多,还会带来严重的危害。
下面一起来看看,吃的太多对胃有哪些严重的危害!
吃太多,胃不舒服,伤胃!
危害一:容易导致畏寒
吃太多,血液长期集中在消化系统,导致机体的肌肉和皮肤的血液供应不足,容易导致畏寒。
危害二:容易肚子胀气
当你大吃大喝,尤其是喝碳酸饮料时,会吞进额外的空气。
另外,肠道细菌分解糖类和淀粉类食物时也会产生气体,让人胀气。
危害三:容易喘气艰难
吃撑了时,胃部会挤压隔膜,占领肺部空间,导致肺部无法完全扩张,让人喘不上气。
危害四:加重心脏负荷
消化系统占用太多资源,导致心脏工作艰难。
如果吃得油腻,甘油三酯粘附在血管壁上,血细胞和血管功能下降,患心脏病的风险增加。
危害五:产生困意
过多的食物进入消化系统会降低其他器官的功能,胰岛素和其他激素被释放出来分解碳水化合物,血糖含量达到高峰,接着会大幅下跌,使人产生困意。
危害六:吃多了可能会想吐
如果吃得太快或没有彻底咀嚼,就会觉得恶心。
尤其是油腻或平时很少吃的食物,会搅乱你的胃,释放出一些令你恶心甚至腹泻的化学成分。
吃多了,胃难受,怎么缓解?
一、喝点茶促消化
丁香,陈皮,桑叶,菊苣,佛手(五指柑),茯苓这些中药成分,是最常见的药食两用植物。其功效广泛:消炎杀菌,调理脾胃,促进消化,养胃护胃。制作方法:以上六种按照比例配制成五指柑菊苣茶。可以养成每天早晚喝一杯好习惯,能起到很好的护胃治胃的作用。
《中国药典》记载:菊苣性微苦、咸,凉。菊苣,又名苦苣,主治健胃消食,利尿消肿。用于湿热黄疸,胃痛食少,水肿尿少。菊苣本身所含的多种营养成分,使得它具有改善人体内分泌紊乱,调节肠胃功能、清肠通便、降火润燥、纤体护肤、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多重保健功效。
二、适量喝点开水
胃胀一方面是吃的东西太多,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消化时产生的碳酸气体排不出去,从而导致胃撑的慌。
这时,即使你感觉很饱,也可适量的慢饮些开水,开水的温度宜较高,有助于碳酸分解,这样就能打出嗝来了,胃部的胀痛也可以缓解。
三、可适当服用治胃胀的药
吃多了,实在感觉胃难受、胃胀、胃不舒服的话,建议可适当服用些药物,如整肠丸、藿香正气丸、健胃消食片等。
注:这些药物不宜长期服用,长期大量服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还有,健胃消食片的食用时间要因个人情况而定,如果是消化不好,建议饭前食用。
如果是当时贪嘴,吃的过多,消化不了,建议饭后服用。
四、可适当给肚子按摩
肚子吃撑了不要急于运动,就站在原地,适当的自己在肚子和腹部按摩。
促进肠胃蠕动,消化食物,一般大概只要半个小时,或许你会发现症状会有所缓解。
五、按摩完再散散步
大概按摩了半个小时后,会稍微缓解了,这个时候可以轻微的活动了,活动活动可以更好的促进食物消化,最好是散散步。
经常按两个养胃穴,对胃不适的症状也能有所缓解:
1、揉按心窝
心窝指中脘穴以上,胸骨以下的部位,是胃在体表的对应区。
用手掌以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各揉36圈以上,使局部感到温暖、舒畅,有调节中焦气机,使胃气通畅的作用。
如果消化不良,胃胀症状明显,可由心窝处开始重复由上至下推按的手法,注意不要由下至上推按。
2、石关穴
位于上腹部,左右各一,肚脐上4横指,再左右旁开半横指处即是取穴部位。
将拇指点按在石关穴的位置,此时可感到穴位处有酸麻胀感。然后以穴位为中心,保持一定的力度,进行旋转按揉,每次按揉石关穴5~10分钟。
功能主治:可用来调理气血、降逆止呕,常被用来治疗呕吐、腹痛、胃痉挛、肠炎、便秘等疾病,尤其对于脾胃虚寒疗效甚佳。
3、点按中脘穴
中脘穴在人体前正中线任脉上,肚脐上4寸,是足阳明胃经的募穴,是胃经经气结聚之处。
点按中脘穴能够促进经气运行,调节胃的功能。用手指点按或揉按中脘穴,每次2~3分钟,至局部产生发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