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宝妈经过分娩之痛,沉浸在初为人母的喜悦之时,却突然发现宝宝皮肤发黄,而且一直不退,就让宝妈陷入疑惑和恐慌之中。
黄疸,是新生儿很常见的一种疾病,是胆红素代谢异常疾病,大约新出生宝宝中十个会有九个都会有黄疸。大多数的宝妈也都对新生儿黄疸简单的了解一些,但是要去区分黄疸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的,或者会不会影响到宝宝的身体健康,对于宝妈们还是很困难的,那么,面对新生儿黄疸,宝妈应该怎么办呢?
01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指28天内的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以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是新生儿中最常见的临床问题。
02新生儿黄疸产生的原因
新生儿由于体内胆红素的代谢异常,使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引起黄疸,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主要由以下几种原因导致。
生理原因 有部分新生儿血液当中的红细胞含量多,体内的胆红素也比较多,就会造成新生儿黄疸的病症出现。
母乳原因 有些是因为妈妈的乳汁当中含有孕二醇激素,这种乳汁会让新生儿的胆红素没有办法进行有效的排泄,而导致。
肝功能不成熟 新生儿出生后由于肝功能不成熟,出现胆红素摄取不足,造成胆汁淤积,引发黄疸。
溶血因素 有些新生儿和妈妈的血型出现ABO溶血反应,这种溶血就非常容易引发新生儿黄疸,而且这种还是非常严重的新生儿黄疸。
感染原因因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等原因,使肝细胞功能受损害而发生。病毒感染多为宫内感染,以巨细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见。
03怎样区分生理性还是病理性
生理性黄疸出生后2-3天开始出现,黄疸逐渐加深,第4-5天时达到高峰,之后逐渐减轻,一般足月的宝宝2周消退,早产儿要延迟一周。黄疸程度不深,皮肤颜色呈淡黄色,除了皮肤、眼白泛黄外,没有其他症状,新生儿精神状态好,吃奶,大小便、发育、睡眠等状况良好。
病理性黄疸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持续时间长,超过2周仍然不消退,或者消退后再次复发。黄疸程度过重,常波及全身,且皮肤黏膜明显发黄,新生儿精神欠佳,吮吸无力,大小便颜色异常,严重者出现嗜睡、抽搐。
其实,宝妈从字义上就可以理解到,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一种正常现象,无需治疗。而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就是一种疾病了,必须就医治疗。一般来说,只要宝妈仔细观察,是可以分辨出新生儿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的黄疸,如果确实不放心,也不用太烦心,医院由医生来帮助诊断,诊断后是生理性的回家做好护理就行,病理的听医生的进行治疗就行。
04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应该怎么护理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无需特殊方法就可痊愈,但宝妈们也不要忽视,应该密切观察孩子的表现,比如精神状态、心率心音等,同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新生儿消退黄疸。
多喝水可以给宝宝喂白开水,让宝宝能够在排尿的同时排掉体内的黄疸。如果宝宝黄疸指数很高的时候,可以给宝宝喝点儿葡萄糖水。
晒太阳在阳光不是很厉害的时候,多带宝宝晒太阳,要尽量多地晒到孩子的皮肤。
停母乳停止母乳喂养两三天,如果是母乳的原因,在停止喂养母乳以后,黄疸指数就会下降的。等黄疸症状较轻时,可以继续吃母乳。
05病理性黄疸的治疗方法
光照疗法最常用的是蓝光照射。将新生儿卧于光疗箱中,双眼用黑色眼罩保护,以免损伤视网膜,会阴、肛门部用尿布遮盖,其余均裸露。用单面光或双面光照射,持续2~48小时(一般不超过4天),可采用连续或间歇照射的方法,至胆红素下降到7毫克/分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疗。
换血疗法换血能有效地降低胆红素,换出已致敏的红细胞和减轻贫血。但换血需要一定的条件,亦可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故应严格掌握指征,一般用于光疗失败时。
药物治疗使用药物减少胆红素的产生,加速胆红素的清除或抑制胆红素的肠肝循环。
支持治疗主要是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状,防止血脑屏障暂时性开放,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06新生儿黄疸的预后效果
不管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新生儿黄疸,经过积极的干预和治疗后,通常预后良好,一般没有后遗症,宝妈尽可以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