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导致脑瘫的高危因素主要集中在3个时期发生,即妊娠期、围生期(妊娠满28周至出生后7天)、出生后(出生后第8天至28天至18个月)。脑瘫患儿可伴有脑组织其他部分组织的损伤,因此可伴有癫痫、学习障碍、行为异常、语言障碍或弱智。
新生儿和婴儿期(1-6个月)就会出现早期症状,由于损伤的原因、轻重不同,早期症状亦多种多样,归纳为以下主要表现:
◆易激惹、无缘无故持续哭闹、不能很好地哺乳;或者过分安静、哭声微弱、哺乳无力、吞咽困难、易吐、体重增加不良。
◆肌张力低下、自发运动减少、姿势异常。
◆哭闹兴奋时身体发硬、动作僵硬且不协调。
◆反应迟钝、不认人、不会对视和追视。
◆运动发育落后,不会抬头、不会翻身、不会坐、双手握拳、不会抓握。
◆经常有痉挛发作(这些危险信号,预后不良)
遗传因素是不可控因素,但是身为孕妈可以这样做,降低宝宝得脑瘫的几率。
一、做好宝宝出生前的预防
①产前定期检查:尤其是孕早期、围产期,做好这些,可大大降低胎儿出现先天性疾病。
②饮食规律:保证孕期营养的摄入,清淡饮食,少吃油炸食物等。
③戒掉不良嗜好:比如喝酒、抽烟、乱用麻醉剂和镇静剂等。
④预防感染、比如流感、风疹等病*感染,尽量不养宠物。二、做好出生时的预防
很多宝宝一出生就患上脑瘫,有一部分是孕妇分娩时引起的胎儿窒息、颅内出血这两种原因造成的,因此,在生产时,孕妇要配合医护人员做好分娩前的工作,医护人员也需要将分娩的环境处理好,避免出现难产、新生儿缺血缺氧的情况。三、做好宝宝出生后的护理
在宝宝出生一个月内,尤其要注意新生儿的护理、喂养,新生儿最易发生的*疸,家长也要多多注意,还要避免新生儿颅内感染或脑外伤等情况。
新生儿如果患有脑瘫,在行为上会有很多症状,比如不会吮吸奶头、不吃奶、吃奶无力、过分安静、哭闹持续时间长、全身松软、自发运动过少、全身僵硬、容易受惊、尖叫等。有些新生儿的脑瘫症状不太明显,还需要家长多花些时间观察,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