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母乳性黄疸怎么办
TUhjnbcbe - 2021/7/17 15:19:00
安卓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s://m.sojk.net/yinshijj/26700.html

一般新生儿*疸2-3周便会消退,但以母乳为主的宝宝,则会持续1-2个月。这是因为宝宝喝下母乳后,会分解母乳中的脂肪,而产生脂肪酸。脂肪酸会抑止分解胆红素的酸素,造成*疸的持续,这个现象就叫做母乳性*疸。约有10-15%以喝母乳为主的宝宝,会有母乳性*疸。爸妈可以放心的是,母乳性*疸对宝宝的发育和成长不会有任何影响,可以按照以前一样,继续给宝宝喂养母乳。母乳性*疸发生的原因目前认为主要是因为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肠-肝循环增加有关,由于母乳本身造成,推测主要原因有:1、母乳中含有孕3α-20β二醇。母乳性*疸患儿妈妈母乳中含有孕3α-20β二醇抑制了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2、母乳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母乳性*疸患儿妈妈母乳中不饱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增高,对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产生抑制。3、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高。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大大高于牛奶及配方奶,使已结合的胆红素再分解,小肠重吸收增加,至肠-肝循环增加。β-葡萄糖醛酸苷酶在其中起主要作用。母乳性*疸症状

1、*疸不消退。在生理性*疸期间,即出生后2天-2周发生,但不随生理性*疸的消失而消失。2、*疸程度。以轻、中度为主,重度少见,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多见。3、一般情况好。婴儿除*疸外完全健康,吃奶好、大小便正常、体重增长满意、肝脾不大、肝功能正常、HBsAg阴性。4、停母乳后*疸迅速消退。停母乳48-72h后*疸明显减轻,胆红素迅速下降为原水平的50%左右,重新哺乳,血清胆红素将在1-2天内回升,然后持续一段时间后缓慢下降。不停母乳胆红素也会自行降至正常。5、营养发育良好,体重增加,大小便正常,大便颜色正常。6、肝、脾不大。7、肝功能正常,无贫血。8、*疸一般在出生后4-5天出现,逐渐加重,升高的胆红素可持续10天左右,然后*疸渐渐减轻,3-12周恢复正常水平。

如何判断母乳性*疸

1、母乳所导致的*疸一般在生后4-5天出现皮肤、粘膜*染,无其他异常,*疸逐渐加重,生后10-15天中未结合胆红素可达-μmol/l(10-30mg)。如果继续哺乳,升高的胆红素可持续4-10天,然后缓慢下降,3-12周恢复正常水平,*疸完全消退。如果停止哺乳,在48小时内血清胆红素可明显下降。2、新生儿在生理性*疸后持续不退或减退后又加重,停止母乳喂养后48小时,胆红素下降50%,则可确定诊断。3、如再恢复母乳喂养,胆红素又升高17-51umol/l(1-3mg),但不会达到原来的高水平。

母乳性*疸如何处理母乳性*疸,是新生儿*疸持续至1-2个月的状况。与新生儿*疸的症状相同,就是皮肤和眼白会泛*。如果*疸现象持续2-3周还没消退的话,医院接受检查,确认宝宝是否为母乳性*疸。爸妈可以暂停母乳喂养3天,改为人工喂养,以测量宝宝血液中胆红素的量。暂停母乳期间,妈妈应该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以保持乳汁充分分泌,提供*疸消退后继续母乳喂养。如果胆红素有减少,那表示引起*疸的原因可能是母乳,这个时候宝宝可以不需要做任何的治疗,爸妈可以喝平常一样为是,不要因为怕*疸而停止哺喂母乳。*疸症状较严重的宝宝可以给以保肝、酶诱导剂等药物治疗。母乳性*疸预后良好,停喂母乳后*疸即消退,至今尚未有因其导致胆红素脑病的报道。为了减少本病的发生,应鼓励乳母早开奶,多次少量喂奶,增加大便次数,应鼓励乳母早开奶,多次少量喂奶,增加大便次减少肠道对胆红素的吸收,可降低*疸发生率。

喜月催乳师喜宝小儿推拿

年3月16日,人社部高级催乳师培训班山东总部开班,咨询-正在授课,欢迎试听!!

年4月1号,人社部小儿推拿保健师培训班山东总部开班,咨询-提前十天报名有优惠!!

全国报名-

长按下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母乳性黄疸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