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新生儿监护室的*疸患儿又多了,可能跟大家对*疸的认识不足有关。
今天门诊有个孩子妈妈,因为怕孩子母乳性*疸,果断把母乳给孩子断了。现在完全是人工喂养,我听了之后感到很可惜,其实,只要大家正确认识*疸,是不用做这样的决定。母乳是孩子最好的食物,通过吃母乳也可以增加亲子关系亲密度,仅仅因为怕得*疸就停,得不偿失。
我把大家常问到的*疸知识总结了一下,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第一问:小李医生,什么是母乳性*疸?得了母乳性*疸,需要停母乳喂养吗?怎么治疗才好?只要是吃母乳,每个孩子都会得吗?
小李医生答:母乳性*疸一般出现在新生儿出生的第3-5天,目前的研究认为可能是由于母乳中的一种酶(特殊字符没有打出来,请见谅)含量多、活性高,使新生儿的小肠对胆红素的回收增多而引起的。高峰一般是在生后两周时出现,而在生后3周-12周的时间内消退。母乳性*疸的发生率占母乳喂养宝宝的1%左右,并不是吃母乳的宝宝都会得病,母乳性*疸可与生理性*疸同时出现,也可能紧接着生理性*疸之后发生,或者在生理性*疸减轻后再现。
一般来说,很多母乳性*疸的孩子在早期出现是因为母乳喂养不当引起的,孩子奶液摄入量不足,排便量减少,*疸加重,建议按需喂养,监测胆红素水平。当宝宝被确诊为患上母乳性*疸后,如果程度较轻,孩子精神状态好,吃奶量与当日龄的孩子相差不大,那么并不需要特殊的药物治疗。只要持续监测孩子体重增长情况就可以,生长曲线在正常范围平稳增长的话,爸爸妈妈就可以放心,一般也无需停喂母乳。医院就医的情况在最后。
第二问:小李医生,为什么孩子会出现*疸?怎么判断孩子是母乳性*疸,还是生理性*疸,还是病理性*疸呢?有时间上的区别吗?医院监测?
小李医生答:孩子出现*疸的原因,简单来说有这几条,第一是:孩子胆红素生成增加,比如说孩子和妈妈的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这里面又包括RH溶血和ABO溶血。再比如说,感染引起的溶血或者是孩子红细胞形态异常,又或红细胞内的酶出现了问题引起的溶血。这些都会引起孩子血中胆红素生成增加。
第二是:胆红素生成即便正常了,那么孩子对胆红素的清除减少了也会出现*疸。而事实是孩子的肝脏对于胆红素清除能力本来就比较弱。第三是:对于没有吸收完的胆红素,新生儿存在一个重吸收的现象。比如说,见于胎便排出延迟的婴儿。第四是:孩子的肝胆系统本身出现了问题。以上任何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导致孩子*疸。
生理性*疸是指新生儿出现皮肤*染的症状,时间节点多见于生后2~3天。4~7天时最明显,足月儿一般在7~10天后随着胆红素清除系统的成熟而逐渐消退,2~3周时完全消退,这是正常的生理性过程。还没有消退完毕的情况就被认为是病理性*疸。母乳性*疸婴儿一般在实验性的停止母乳喂养3~5天后,*疸即明显减轻。如果停止母乳3天后,宝宝的*疸并无明显降低,那么可排除母乳性*疸,这时需要重新参考病理性*疸的指标。
病理性*疸是患儿在新生儿时期胆红素代谢出现异常,使得血液里的胆红素含量增高,从而引起患儿在巩膜、皮肤以及黏膜出现*疽的孩子,一般分为这几种情况:第一是:*疸出现时间早,24小时内出现*疸即考虑病理性*疸;特别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溶血性*疸,需要及时报告儿科医生。第二是:直接胆红素大于34mmol/l;第三是:*疸上升速度快,每小时上升超过3.4mmol/L;第四是:*疸“退而复现”。出现这几种情况一定及时就医,避免孩子进展到胆红素脑病,影响孩子的脑部神经发育。
一般来说,早期的新生儿病理性*疸需要积极的治疗不会进展到胆红素脑病,治疗时间短,治疗效果好。这里所说的住院治疗主要是蓝光照射,所谓的“喝葡萄糖水,吃益生菌,吃茵栀*”等治疗方法,我是不建议的。还有很多家庭会买蓝光灯在家给孩子照射,我也是不放心不建议的,因为大家的防护意识还不够,另外照射蓝光会丢失很多体液,大家也不会观察,照射的时长和效果也差别很大。生理性*疸的治疗是按需喂养,及早开奶,多吃奶,多排便。母乳性*疸一般是不需要治疗,也可以实验性停母乳3天左右(目前菏泽当地的情况主要是为了符合接种疫苗要求才停,一般孩子生长发育良好是可以继续哺乳的)
对于*疸的宝宝,医院让医生给孩子做个监测和评估。再针对性治疗。
祝福孩子们!
养个小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