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新生儿*疸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新生儿疾病,是指在新生儿期出现的胆红素水平升高的现象。可能表现为自然消退的生理性*疸,也可能表现为高胆红素血症乃至出现胆红素脑病。虽然该病较为常见,但在诊疗过程中儿科医生也会遇到不少的问题。今天就临床上常见的四个误区进行与大家进行探讨。
误区一:仅以单纯*疸数值进行诊断
由于新生儿出生后的胆红素水平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不能单纯通过*疸数值来判断是否存在病理性*疸。
目前更推荐使用高胆红素血症的概念进行评估病情。当胆红素水平超过新生儿小时胆红素列线图95百分位即为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时应综合考虑患儿的胎龄、日龄及有无高危因素(图1)。
图1新生儿小时胆红素列线图[1]
同样,也不能单纯通过数值判断高胆红素血症是否会引起胆红素脑病。因为胆红素对机体的危害也存在多种因素影响,应综合考虑高胆红素血症的持续时间、出现症状的时间、治疗手段、个体有无高危因素等。
如果是严重的胆红素脑病,其主要的高危因素有:出院前*疸数值位于高危区、24小时内出现*疸、存在新生儿溶血症、胎龄小于35周、同胞曾经接受光疗、纯母乳喂养且体重丢失过多、头皮血肿、东亚人种等。
误区二:光疗指征把握不准
新生儿*疸的治疗目的是降低胆红素水平,减少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和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率。治疗的核心原则是预防、识别、评估患儿发展为高胆红素脑病的风险,给予光疗,必要时换血。
但是,如果光疗指征过于宽松,无形中增加了家庭的医疗负担,造成医疗资源的损耗。光疗指征过于严格,又会增加高胆红素血症出现的风险。那么,究竟该如何合理的看待光疗指征呢?
应参考小时胆红素曲线图,根据个体情况评估是否需要光疗治疗(图2)。
图2需要光疗的胆红素曲线图[1]
新生儿*疸干预目标:
1.控制总胆红素水平在40百分位之下;
2.总胆红素水平40~75百分位随访;
3.≥75百分位密切随访。如有高危因素,应予以光疗干预;
4.≥95百分位给予干预。
适当放宽光疗指征的情况:
无法医院、出生体重2,克的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皮肤存在血肿的新生儿。
误区三:随访宣教不足
新生儿随产妇出院后,*疸变化情况便失去了专业人员的监测,容易造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为避免此类情况,应加强对家长的宣教,宣传新生儿*疸相关知识,并告知患儿家属,如有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诊治:
1.皮肤越来越*;
2.四肢和腹部皮肤*染;
3.巩膜*染;
4.*疸伴有嗜睡、哭吵、厌食;
5.*疸超过三周以上。
新生儿随产妇出院时应进行胆红素检测,如低于小时胆红素列线图75百分位以下,可予以出院;如超过75百分位以上,应暂缓出院(表1)。
表1新生儿出院后的随访计划[1]
误区四:*疸消退延迟时,未积极完善检查
*疸消退延迟常见原因为母乳性*疸。发生*疸消退延迟时仅建议停母乳喂养,而未完善检查是十分常见的临床误区。母乳性*疸多于12周内消退,不需要中止母乳喂养。
可以完善相关检查:如总胆红素、血常规、甲状腺功能、尿常规、尿培养、代谢筛查、腹部彩超、尿还原糖检测、巨细胞病*等测定。用于排除引起*疸消退延迟的代谢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及内分泌疾病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J].中华儿科杂志年52卷10期,-页,MEDLINEISTICPKUCSCD,,52(10):-.
图文来源于儿科时间,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努力做一个可爱的人
精勤不倦
传递科学育儿资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