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儿科医生手记新生儿管理重视新生儿黄疸
TUhjnbcbe - 2022/5/9 12:43:00
北京市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s://yyk.99.com.cn/fengtai/68389/jingyan-392913.html
在20世纪80~90年代,大多数对新生儿*疸的认识还不够深入,认为“十个宝宝九个*,无需特别处理……”还没意识到监测新生儿*疸的重要性。进入21世纪,随着脑科学的发展,大量研究证实,在高胆红素血症时胆红素可透过血脑屏障,使脑组织*染,造成脑细胞不可逆损伤,影响大脑功能正常发挥,严重者可能留下后遗症……因此,国内外的新生儿科医生都高度重视新生儿期的*疸管理。早在年,我国就在国内儿科学的顶级期刊《中华儿科杂志》上发布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规范了管理措施及监测手段,以及时发现,及时诊疗,最大限度降低风险。

专家共识

前不久,听闻某家长拒绝给新生儿光疗退*,虽然新生儿科医生交代了病情及后果,家长仍坚持签字“拒绝光疗,后果自负”……令人难以理解!今天,吴医生就聊聊新生儿*疸,让更多人了解和理解医疗的本身……一、什么是新生儿*疸?足月儿:在出生后2~3天内出现*疸,4~5天达到高峰期,5~7天后基本消退,多不会超过出生后2周。早产儿:较正常足月儿出现时间、高峰期及消退时间延迟1~2天,最迟消退时间不超过出生后3~4周。新生儿*疸主要表现:皮肤、巩膜(眼部)*染,因新生儿的个体差异,*疸程度不同,颜面*染、躯干、巩膜……四肢及手心、足心*染。二、新生儿为何会发生*疸?1、胆红素产生增加:新生儿出生后,胎儿期过多的红细胞被破坏,产生大量胆红素,明显高于成人,在体内聚积,当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超过5~7mg/dl时,开始出现肉眼可见的*疸,引起皮肤及器官*染。另外,一些病理因素会导致红细胞破坏显著增加,如新生儿溶血症、红细胞增多症、蚕豆病(G6PD缺乏症)、遗传代谢病,以及感染、缺氧及酸中*等均可导致胆红素水平异常升高。在肝脏代谢后排出2、血浆白蛋白联结胆红素能力不足:新生宝宝的代谢功能尚不成熟,胆红素运送到肝脏,去参与到代谢的能力差……3、肝脏功能不成熟:肝处理胆红素能力差,导致代谢能力差,排泄慢。4、肠-肝循环:新生儿的肠蠕动慢,经粪便排泄能力差。如经胆汁排泄到肠内后未及时排出体外,停留久了,就会重新吸收入血、重新进入血循环,产生-代谢-排泄人体内的胆红素产生增加、代谢及排泄速度相对较慢,将会导致胆红素蓄积,引发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的中枢系统造成不良影响。三、胆红素在体内如何代谢、排泄?1、胆红素的代谢、排泄过程:红细胞破坏产生胆红素进入血循环,非结合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后运送至肝脏,在肝脏进行代谢、转化为可排出体外的成分后,再通过胆汁、尿液及粪便等,经由胆道、肾脏、肠道等排出体外,具体过程见下图所示。胆红素代谢示意图2、影响因素:与胆红素的产生、代谢及排泄有关的环节发生异常,均可导致血清胆红素增高,如:出生后胎便排泄延迟或小便量减少,溶血、感染、缺氧等使红细胞破坏增加,以及低蛋白血症,都可能加重*疸程度,导致高胆红素血症。四、新生儿*疸有哪些监测方法?临床上监测*疸,通常有经皮肤无创检测胆红素水平及抽血检查血清胆红素浓度两种方式,而抽血检测胆红素是诊断高胆红素血症的金标准。经皮胆红素水平(TcB)测定:经皮无创性检查,方便动态观察胆红素水平的变化,减少有创穿刺的次数,但经皮测得值通常低于实际血清胆红素水平。血清总胆红素(TSB)水平:在新生儿*疸的风险评估及处理时,均按血清胆红素水平作计算值。TcB与TSB数据有两种记录单位,mg/dl及umol/L,二者换算关系为:1mg/dl=17.1umol/L,不同单位需要经换算后进行对比。五、如何区分生理性*疸与病理性*疸?1、生理性*疸:新生儿*疸大多为生理性*疸,程度轻、持续时间短,无需特殊处理,会自行消退。有少部分新生儿*疸较严重,可达到高胆红素血症标准,常伴有病理性因素,需要进一步查找原因,这部分属于病理性*疸。生理性*疸VS病理性*疸2、病理性*疸:血清胆红素水平异常升高或是胆红素增高的性质改变,大多为病理性因素导致,少数是生理性*疸的延续或加深,需要积极查找、明确原因。当具备下述任何一点时,都要考虑病理性*疸。①*疸出现过早:出生24小时内出现*疸;②血清胆红素水平过高:根据Bhutani曲线,确定TSB是否达到高胆红素血症干预标准;③每天上升速度过快:血清胆红素每天上升>85umol/L(5mg/dl),或每小时>0.5mg/dl;④*疸持续时间过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大于4周;⑤结合胆红素水平:>2mg/dl。全身皮肤重度*染3、母乳性*疸:由于母乳中存在的一种酶(β-葡萄糖醛酸苷酶)水平较高,促使已结合的胆红素分解,重吸收入血而加重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负担,导致*疸消退减慢。有的孩子出生后*疸程度不重,但持续时间较长,甚至长达一个月以上,要首先排除病理因素后,才能考虑母乳性*疸。单纯的母乳性*疸,在暂停喂母乳2天后*疸将会减轻,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如果*疸程度较重,仍需谨慎对待,必要时进一步排查病理因素,积极退*治疗。注意:这是一种排除性诊断,在未排除病理情况前,不可贸然诊断。六、高血清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有何危害?由于胆红素渗透到皮肤、黏膜及组织器官,产生肉眼可见的*染,*疸严重时,胆红素可透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组织,引发胆红素脑病(核*疸),产生不可逆的脑神经损伤,导致后遗症,甚至可致婴儿死亡。胆红素脑病(核*疸):在出生数周以后出现的胆红素神经*性作用,引起中枢神经的慢性、永久性损害及后遗症,包括锥体外系运动障碍、感觉神经性听力丧失、眼球运动障碍和牙釉质发育异常。注意:动态监测新生儿*疸非常必要,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检查、退*治疗,以免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影响。七、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在临床上,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疾病之一,治疗方法并不复杂,一般是光疗、药物治疗及其他对症治疗,重症者需要换血治疗。蓝光治疗是安全、快速、有效的经典治疗措施,同时监测*疸变化,观察*疸有无反弹,直至正常。蓝光治疗中我们一定要尊重科学,听从专业医生的治疗建议,回避可能的风险,万一因高胆红素血症造成不可逆损伤,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及家庭的未来!看来,医学科普的传播还不够广泛和深入,我们还需要努力……希望年轻的父母相信科学,提升自我,避免为认知匮乏买单,积极储备科学育儿知识,走正确的路,做正确的事,让宝贝拥有美好的人生!(待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中华儿科杂志.,10(52):-.2.桂永浩薛辛东主编.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如果本文对你有帮助,请转给有需要的父母

作者简介

从医35年,儿童保健科主任,儿科副主任医师,国际认证泌乳顾问(IBCLC),科学育儿知识传播者。医院、三甲妇幼保健院从事儿科临床工作,现就职于正威集团旗医院,儿童保健科。热爱儿童健康管理事业,崇尚“上医治未病”的理念,
1
查看完整版本: 儿科医生手记新生儿管理重视新生儿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