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黄疸戊型病毒性肝炎,重度中医临床路径
TUhjnbcbe - 2022/6/18 18:01:00
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0131115213695112&wfr=spider&for=pc

博学而后成医,厚德而后为医;

谨慎而后行医!

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

非博不能致其得!

*疸(戊型病*性肝炎,重度)中医临床路径

(年版)

一、*疸(戊型病*性肝炎,重度)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疸,阳*(TCD编码:BNG)。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戊型病*性肝炎。急性*疸型戊型病*性肝炎(ICD-10:B17.),血清总胆红素(TBIL)≥85.5μmol/L(5mg/dl)、凝血酶原活动度≥50%者进入本路径。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疸(戊型病*性肝炎)诊疗方案(年版)》。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年发布的《戊型病*性肝炎诊断标准》。

2.证候诊断

热重于湿证

湿重于热证

湿热并重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疸(戊型病*性肝炎)诊疗方案(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急性*疸型戊型病*性肝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急性*疸型戊型病*性肝炎(ICD-10:B17.)的患者。

2.病情严重程度属重度,未达到急性肝衰竭(ICD10:K72.)或亚急性肝衰竭(ICD10:K72.)诊断标准,即:血清总胆红素≥85.5umol/L(5mg/d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50%,无定向力下降、行为异常等肝性脑病表现。

3.慢性肝病/肝硬化基础,无恶性肿瘤、风湿免疫病、器官移植等需要应用免疫抑制治疗/化疗等情况;

4.患者同时存在其他系统性疾病,如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的不同证候特点,重点观察本病的主要症状,包括身目发*、小便*赤、纳呆、腹胀、倦怠乏力、发热、口干、口苦、恶心呕吐、头身困重、胁肋胀痛等,以及舌像、脉象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及隐血。

(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3)凝血功能。

(4)甲胎蛋白(AFP)。

(5)病原学检查:血清抗HEV-IgM,抗HEV-IgG,以及甲肝抗体、乙肝五项和丙肝抗体。

(6)腹部超声。

2.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主要包括有:(1)血氨:伴明显胆红素升高、凝血酶原活动度下降或精神/意识状态改变者;(2)胃镜:大便潜血阳性者。(3)上腹部CT:发热、右上腹痛伴或不伴直接胆红素突然大幅度上升。

(八)治疗方法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疸(戊型病*性肝炎)诊疗方案(年版)》。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热重于湿证:清热通腑,利湿退*。

(2)湿重于热证:利湿清热,健脾化浊。

(3)湿热并重证:清热解*,利湿退*。

2.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3.特色疗法

(1)针灸疗法

(2)耳穴压豆疗法

(3)中药保留灌肠

4.护理调摄

(九)出院标准

1.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好转。

2.肝功能:ALT、TBIL均较峰值下降50%,且ALT≤5倍正常值上限(ULN),TBIL≤3倍ULN;血常规、肾功能、血糖等无明显异常。

(十)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

1.临床诊断病例治疗无效或病情进展,须考虑其他原因导致肝损伤可能,进一步行病原学检查,调整治疗药物,需要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患者合并的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发生病情变化,需给予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情变化,发生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发展为肝衰竭,或以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的*疸维持3周以上无缓解,伴明显瘙痒和大便颜色变浅,考虑为淤胆型肝炎时,退出本路径或进入其他相应路径。

4.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执行时,退出本路径。

二、*疸(戊型病*性肝炎重度)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第一诊断为*疸(急性戊型病*性肝炎)(TCD编码:BNG,ICD-10:B17.)。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发病时间:年月日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

标准住院日≤21天实际住院日:天

时间

年月日

(入院第1天)

年月日

(入院第2~7天)

主要诊疗工作

□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完成病历书写和病程记录

□初步拟定诊疗方案

□完善辅助检查

□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项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完成病历书写和病程记录

□上级医师查房:明确诊断,根据病情调整或补充诊疗方案

□完善入院检查

重点医嘱

长期医嘱

□肝炎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清淡饮食

□中医辨证

□口服中药汤剂

□口服中成药

□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针灸

□耳穴压豆疗法

□中药保留灌肠

□其他疗法

□西药

□甘草酸类制剂

□S-腺苷蛋氨酸

□维生素C

临时医嘱

□完善入院检查

□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凝血功能

□甲胎蛋白

□病原学检查

□腹部超声

□其他检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对症处理

长期医嘱

□肝炎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清淡饮食

□中医辨证

□口服中药汤剂

□口服中成药

□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针灸

□耳穴压豆疗法

□中药保留灌肠

□其他疗法

□西药

□甘草酸类制剂

□S-腺苷蛋氨酸

□维生素C

临时医嘱

□继续完善入院检查

□血氨

□胃镜

□上腹部CT

□复查

□血常规

□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

□凝血功能

□对症处理

主要

护理

工作

□护理常规

□完成护理记录

□观察并记录病情变化及诊治过程

□健康宣教

□制定规范的护理措施

□生活与心理护理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责任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主要诊疗工作

□上级医师查房与诊疗评估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治疗效果评估,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上级医师查房,疗效评估,确定患者出院时间

□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和随访方案,预约复诊日期

□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个体化康复方案

重点医嘱

长期医嘱

□肝炎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清淡饮食

□中医辨证

□口服中药汤剂

□口服中成药

□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针灸

□耳穴压豆疗法

□中药保留灌肠

□其他疗法

□西药

□甘草酸类制剂

□S-腺苷蛋氨酸

□维生素C

临时医嘱

□复查必要检查

□对症处理

出院医嘱

□出院带药

□门诊随诊

主要

护理

工作

□配合治疗

□生活与心理护理

□根据患者病情指导患者的饮食和休养

□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出院指导

□消*隔离知识教育

病情

变异

记录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责任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牵头分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

牵头人:过建春(医院)

主要完成人:

过建春(医院)

荀运浩(医院)

万虎(医院)

李秀惠(首都医科医院)

李丽(首都医科医院)

特别声明:本平台旨在传播医学文化知识,内容仅供参考,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治疗操作非专业人士,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图片文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感谢,尊重知识与劳动,如有侵权及使用不当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热线/
1
查看完整版本: 黄疸戊型病毒性肝炎,重度中医临床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