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来,带你专业解决新生儿黄疸
TUhjnbcbe - 2022/6/24 16:28:00
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7168769.html

新生儿*疸又称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因为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的皮肤或其他器官*染,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临床问题,超过80%的正常新生儿在生后早期可出现皮肤*染,在我国几乎所有足月新生儿在生后早期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暂时性血清胆红素增高,重症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核*疸),造成神经系统的永久性损害,甚至死亡,故需警惕。

新生儿期有诸多原因使血清胆红素处于较高水平,主要有:

(一)胆红素生成过多

因为胎儿血氧分压低,红细胞数量代偿性增加,出生后血氧分压升高,过多的红细胞破坏,且新生儿红细胞寿命相对短(早产儿低于70天,足月儿约80天,成人为天),导致新生儿每日生成的胆红素明显高于成人。

(二)血浆白蛋白联结胆红素的能力不足

刚娩出的新生儿常有不同程度的酸中*,可减少胆红素与白蛋白联结;且早产儿胎龄越小,白蛋白含量越低,其结合胆红素的量也越少。

(三)肝细胞处理胆红素能力差

未结合胆红素通常需经肝脏代谢,而新生儿出生时肝细胞内结合蛋白和相关的酶活性差,导致生成结合胆红素的量较少;且出生时肝细胞将结合胆红素排泄到肠道的能力暂时低下,早产儿更为明显,故会出现*疸。

(四)肠肝循环特点

在新生儿,肠蠕动性差和肠道菌群尚未完全建立,而肠腔内葡萄糖醛酸酐酶活性相对较高,可将结合胆红素转变成未结合胆红素,再通过肠道重吸收,导致肠肝循环增加,血胆红素水平增高。此外,胎粪含胆红素较多,如排泄延迟,也可使胆红素重吸收增加,当饥饿、缺氧、脱水、酸中*、头颅血肿或颅内出血时,更易出现*疸或使原有*疸加重。

(一)生理性*疸

生理性*疸是排除性诊断,其特点为:①一般情况良好;②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疸,4-5天达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疸多于生后3-5天出现,5-7天达高峰,7-9天消退,最长可延迟到3-4周;③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85umol/L(5mg/dl)或每小时0.5mg/dl;④血清总胆红素值尚未超过小时胆红素曲线(Bhutani曲线)的第95百分位数,或未达到相应日龄、胎龄及相应危险因素下的光疗干预标准。

(二)病理性*疸

又称为非生理性高胆红素血症,其由多种原因造成,需要积极寻找引起其增高的原发病因,及时干预病因,预防胆红素脑损伤的发生。

出现下列任一项情况应该考虑有病理性*疸:①生后24小时内出现*疸;②血清总胆红素值已达到相应日龄及相应危险因素下的光疗干预标准,或超过小时胆红素风险曲线的第95百分位数;或胆红素每日上升超过85umol/L(5mg/dl)或每小时0.5mg/dl;③*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④*疸退而复现;⑤血清结合胆红素34umol/L(2mg/dl)。

病理性*疽根据其发病原因分为三类:

1.胆红素生成过多:如红细胞增多症,血管外溶血、同族免疫性溶血、感染、肠肝循环增加、母乳喂养性*疸、红细胞酶缺陷、红细胞形态异常、血红蛋白病等。

2.肝脏胆红素代谢障碍:如感染与缺氧、先天性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缺乏、Gilbert综合症、家族暂时性新生儿*疸、药物因素、先天性甲减等。

3.胆汁排泄障碍:如新生儿肝炎、先天性代谢缺陷病、肠外营养导致胆汁淤积、胆道闭锁。

*疸是新生儿早期常见的现象,适度的胆红素水平有一定抗氧化作用,对机体是有益的;但过高的胆红素血症可造成神经系统永久性的损害和功能障碍。在诊治过程中既要及时发现有风险的高胆红素血症并进行及时治疗,又要避免对未达到风险程度的生理性*疽进行过多的干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所致的神经系统损伤是完全可以通过早期对有风险的胆红素水平进行干预,如光疗法而避免脑病的发生,但遗憾的是我国目前胆红素脑病仍时有发生;因此,极有必要对新生儿早期的胆红素水平进行风险评估和系统管理。

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小时胆红素风险评估曲线(Bhutani曲线);该曲线将相应日龄的胆红素水平以第40,75和95百分位数,划分为低危、低中危、高中危和高危4个区域,同时结合是否存在新生儿溶血、头颅血肿、皮下淤血、窒息、缺氧、酸中*、败血症、高热、低体温、低蛋白血症、低血糖等高危因素分析判断;一般对血清总胆红素超过第95百分位数者进行干预。并根据小时胆红素风险评估曲线,对出院新生儿进行血清或经皮胆红素测定随访。

1.光照疗法:简称光疗,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1)适用指征:当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增高时,根据胎龄、患儿是否存在高危因素及生后日龄,对照光疗干预列线图,当达到光疗标准时即可进行。

(2)原理:光疗作用下使未结合胆红素光异构化,形成构象异构体和结构异构体,即光红素;上述异构体呈水溶性,可不经肝脏处理,直接经胆汁和尿液排出,故能降*疸。但光疗主要作用于皮肤浅层组织,光疗后皮肤*疽消退并不表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已达到了正常。

2.药物治疗:①供给白蛋白:增加其与未结合胆红素的联结,减少胆红素脑病的发生。②纠正代谢性酸中*:提高血pH值,以利于未结合胆红素与白蛋白的联结;③肝酶诱导剂:能诱导相关酶活性、增加肝脏结合和分泌胆红素的能力。④静脉用免疫球蛋白:抑制吞噬细胞破坏已被抗体致敏的红细胞,减少胆红素的生成。

3.换血疗法

(1)作用:换出部分血中游离抗体和致敏红细胞,减轻溶血;换出血中大量胆红素,防止发生胆红素脑病;纠正贫血,改善携氧,防止心力衰竭。

(2)指征:大部分Rh溶血病和个别严重的ABO溶血病需换血治疗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即应换血:①出生胎龄35周以上的早产儿和足月儿可参照图;②严重溶血;③已有急性胆红素脑病。

读书,使人进步

图文:李楠

编辑:周凯

审核:吴乃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来,带你专业解决新生儿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