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生10天的小豆豆因哭闹不止、拒奶来到湖南中医院新生儿科就诊,董晓斐主任医师查看后发现宝宝颜面部、腹部、背部、四肢等多处皮肤灼伤,有大小不一的水泡,有的已经破溃化脓,询问后得知患儿出生第二天出现*疸,家属用艾草点燃对皮肤进行反复烧灼,俗称“打灯火”“点灯火”。
通过全面检查,小豆豆的*疸并不严重,是新生儿生理性*疸,无需治疗,只是因为家人盲目治疗引起的灼伤和继发的感染需要住院了。
董晓斐主任医师提醒,“打灯火”易导致宝宝皮肤灼伤,继发感染,严重者引起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甚至危及生命,不推荐进行。
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与成人不同,50-60%的足月宝宝,70-80%的早产宝宝在生后可出现暂时性的皮肤粘膜*染,吃喝拉撒睡都正常,称生理性*疸,无需住院治疗。
在一些感染和非感染因素的作用下,胆红素生成、摄取、结合及排泄功能异常,使血中游离胆红素过高,产生病理性*疸,易并发胆红素脑病,应及时就医。
专家介绍,生理性*疸不需治疗,病理性*疸应针对病因使用不同药物进行治疗。中医药治疗*疸历史悠久,疗效肯定。用中药熏洗结合推拿治疗*疸可以克服新生儿难以口服药物的困难,有效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此外,蓝光照射是目前公认的安全有效治疗方法,适时的光疗可以极大减少换血的机率。换血疗法主要用于重症母婴血型不合所致的溶血病,可及时换出血清中免疫抗体和致敏红细胞,减轻溶血;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防止胆红素脑病;同时纠正贫血,防止心力衰竭。
如何预防*疸?专家提醒,准妈妈在妊娠期要饮食有节,孕期遭受湿热侵袭,容易累及胎儿,致使胎儿出生后出现胎*,故妊娠期间,准妈妈应注意饮食有节,不过食生冷,不过饥过饱,并忌酒和辛热之品,以防损伤脾胃。
其次,宝宝出生后要足量喂养,足量喂养以保证胎便、尿液排出,腹部按摩可以促进肠蠕动有利于胆红素的排泄。
此外,要避开这些诱发因素,如*疸宝宝一般会做蚕豆病的筛查,在结果没有回报前,家长要注意:妈妈不食用蚕豆或蚕豆制品,不吃含开口莲的药物、避免接触樟脑丸。家族有蚕豆病病史尤其要注意。对于母亲为O型或Rh阴性血时,应在孕20周后定时监测妈妈相关血型抗体的滴度,当滴度达一定水平时,给予适当的干预可以有效预防或减轻母子溶血的发生。同时,注意保护婴儿皮肤,保持婴儿脐部及臀部清洁,防止感染。
潇湘晨报记者张树波通讯员成彩丽杨楠
如何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疸?
1、生理性*疸特点
●宝宝一般情况良好。
●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疸,4-5天达到高峰,2周消退,早产儿可延迟至3-4周。
●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85umol/L(5mg/dI)。
●医生判断*疸未达到光疗标准,不需干预。
2、病理性*疸特点
●*疸出现过早(24小时内)。
●*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
●*疸退而复现。
●血清结合胆红素34umol/L(2mg/dI)。
●医生判断*疸达到光疗标准,需干预。
来源: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