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姐的小儿子圆圆(化名),三岁了,十分可爱,平时很是挺调皮捣蛋。
为此,李姐也很是头疼,不过,却也给家里,带来了许多的欢乐。
可是,最近一段,李姐发现孩子安静老实了许多,迷迷糊糊,总想睡觉,一点精神也没有,本以为孩子贪玩,晚上睡得太晚所致,却不料孩子突然晕倒了。
医院,检查发现,孩子血糖为24.2毫摩尔/升,而正常的儿童空腹血糖也只是在3.9毫摩尔/升~6.1毫摩尔/升之间。
最终内分泌遗传代谢科住院医师告诉李姐,孩子是1型糖尿病酮症酸中*。
这样的结果,李姐无法接受,孩子那么小,怎么就糖尿病了呢?
经过反复确认,圆圆确实是糖尿病,可为何小小的圆圆,会出现糖尿病呢?
医生与李姐沟通后,分析了诱因,得知情况,李姐哭瘫在地:都怪我啊~~
原来,李姐怀孕期间,出现了妊娠高血糖,医生告知要注意饮食,控制血糖。
可是,李姐却管不住嘴,孕期依旧大吃大喝,血糖控制的不理想,却也没当回事,最终出现了妊娠性糖尿病。
虽然宝宝的成长需要营养补充,但孕妈真的不能随心所欲地胡吃海喝,特别是糖分高的食物,一旦摄入过量,导致了妊娠期糖尿病,不仅对自身有危害,也可能让宝宝有了儿童糖尿病的基因。
妊娠期糖尿病对胎儿的影响
1、会让胎儿死亡率升高。
2、可能导致不正常生产,胎儿过于巨大。
3、可能会导致胎儿畸形情况。
4、可导致新生儿*疸发生。
5、可导致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呼吸困难。
6、可能导致新生儿形成高胰岛素血症。
怎样预防妊娠期糖尿病呢?
1、备孕前检查
对于孕前检查,很多女性朋友轻视了,当身体没发生什么疾病时候,就觉得身体健康。殊不知,孕前检查是至关重要的,不仅如此,备孕的女性朋友重中之重要检查血糖。
因为很多女性备孕的时候血糖已经很高了,如果不及时查出病症,到时怀孕了会对胎儿产生危害。
因此,每个准妈妈孕前必须对血糖引起重视,否则合并妊娠之后更加不受控制了,这样会对宝宝不负责,可能引发孩子畸形、先心病等。
2、保持7小时以上充足睡眠
经研究发现,平均睡眠时间不到6个小时的准妈妈,往往会增加妊娠糖尿病风险。
在研究对象中,相比每晚睡眠时间超过7小时的准妈妈而言,睡眠时间不足7小时患妊娠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而且准妈妈身体中的血糖也会升高。
所以,准妈妈多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尤其孕期更加不可以熬夜。
3、要控制饮食
怀孕后,很多孕妇会为了给孩子吸收更多的营养,补充大量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以为多吃就能够让孩子吸取更多。
但实际上,妊娠糖尿病孕妇,并不适合摄入太多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一旦摄入的高脂肪以及高热量食物过多就会让这些堆积在身体内,从而导致血糖上升,间接的影响到胎儿的健康。
所以,建议孕妇在平时要多以清淡为主,保持足够的维生素,摄入足够的热量和脂肪就可以。
4、适当的运动
有很多孕妇在怀孕期间,就以为自己不能够运动,总感觉运动会伤到胎儿。
但是,孕妇在怀孕期间,如果经常不运动会让脂肪堆积,造成血糖上升。
因此孕妇是可以适当运动的,运动可以帮助消耗身体内的脂肪和热量,还能够促进肠胃蠕动,帮助便秘的孕妇缓解便秘。
另外,经常运动,还可以维持孕妇的体重,从而有效控制血糖。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孕妇属于特殊人体,在运动的时候,要选择有氧并且舒缓的运动,不要选择过于激烈的运动,过于激烈的运动会让身体和胎儿受到影响。
5、定期监测血糖
孕妇在怀孕期间,要定期的进行血糖的监测。
定期的检查,能够让孕妇自己,详细的掌握自己的血糖情况,也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在发现有任何异常的时候可以及时就医,避免后期血糖上升对胎儿的影响加重。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