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对生产实践引入生物课堂教学的思考74647 [复制链接]

1#

对生产实践引入生物课堂教学的思考


摘 要:在很多农业生产区都能看到与现代有机农业相关的基地,有大棚蔬菜基地、稻香合作社、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养鱼基地等等,这些身边的农业生产实践怎么引入到我们课堂上,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鲜活、更有趣,课堂效果实质化,理化教学有形化。


中国论文


关键词:生产实践;引入;课堂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15)


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老师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效率、同学们的动手和创造思维,这些都是我们一直以来深入思考和持续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从我们的生活上出发,从身边能见到的事情出发,把一些理论上、书本上的知识放进去,使这些抽象的、零碎的以及复杂的知识点直观化,让学生能直观的感受,去参与,从而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拓展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创新的热情,同时使生物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充满活力。


一、以提问形式――根据日常生活经验产生质疑


“思起于疑”,疑问是学生思维的触发点。科学探究通常涉及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习者围绕科学性问题展开活动是科学探究的一个基本特征。科学性问题主要研究的是“为什么”的问题和“怎么样”的问题,“为什么”的问题范围更大,难度较高,因此,在科学探究中,需要师生合力将“为什么”的问题转化为“怎么样”的问题,“怎么样”的范围更小,更明确,有助于提高探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在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例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绿色植物的叶片,可能会产生质疑:“叶片为何呈现绿色,这与其生理活动有何关系?”,又如我们吃的白糖是甜的,麦芽糖是甜的,葡萄糖也是甜的,那么是不是所有糖都是甜的呢?再如,在刚刚收割后的水稻用袋子装好后,若没有及时晒干,倒出来的谷子堆里摸起来很烫,有的可能发芽了,那这里“温度为什么会升高,其热量来源于哪里?怎样使谷子不容易发生这样的事情,还有晒干后我们可以把谷子保存起来,为什么不会发芽,那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呢?”像这类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生物学现象,其遵循的一般模式为:(1)现象发生或呈现的条件是什么?(2)解释现象可能需要哪些知识?(3)影响现象的因素主要有哪些?(4)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有哪些应用?还有,我们在讲解一些与生产实践联系多的知识点时,多引导学生切入到实践中去,比如,在探究“光合作用”这部分内容时可以提问“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哪里,如何来证明?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在农业生产中要注意什么来提高产量呢?大田种植与大棚种植提高产量的方法一样吗等等”总之,提出的问题不能过于复杂,必须是学生能通过观察和获取有关科学知识可以解答的。


二、以小组合作形式――根据学生查阅相关的农业生产实践活动找出理论依据


我校推行“221”课堂,其中第二个“2”是指对学生的两个要求,一是以自主学习的主要学习的要求,二是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纳入教学之中,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基本做法是将全班学生依其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乃至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每组7人左右),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


在课堂外,我们经常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一些课外知识,并把这些知识转移到课堂上来,例如有些现代农业推行的无土栽培技术,让学生小组合作查阅有关知识,分析无土栽培技术应注意什么,怎样才能使栽培植物长得好?为何要及时补充水使培养液浓度不能太高,为什么要向培养液通入氧气?那这样就把植物吸收无机盐与呼吸作用联系起来,很快就可想到与主动运输有关;另外在蔬菜种植时经常会中耕松土,目的也是为了提高土壤的含氧量等。查阅有关农业技术知识并要找出相关激素名称及其作用,并联系激素水果会引发人体性早熟吗?组织学生分正反两方讨论并给以辩证,这样学生学起来更有趣查找资料也更主动。


三、以课外实践活动形式――根据学生亲自动手亲身体验活动整理有关的生物知识


课外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实践性,能提供科学实验的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发现、探索和解决一些生物学问题,了解生物科学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中的使用,有助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升华为理想和志向,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培养生物科学的后备人才。


我们有个课题是《水产养殖实践促高中生物素质教育》,比如让学生确立水产养殖种类和方式:对较大的鱼如草鱼、鳙鱼、鲢鱼直接放入水体中饲养。对较小鱼类如鲫鱼、*颡鱼可用自制箱饲养。箱饲养便于观察、检测和记录。


让学生学习体验养殖管理:学生按兴趣选择养殖种类,然后把兴趣相同的人分为一组。各自选出小组长,要求各组必须事先制定本年的养殖计划。如选择饲料的种类、饲料的投放期、各期的投放量大小等等,同时每星期一次检查和记录饲养、管理和检查的情况。


把水产养殖引入学生的课外活动,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相互探究,独立钻研,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通过不断的实验、实习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例如:必修三课本中第4章第3节群落的垂直结构的应用在鱼类养殖中,上层养鳙鱼、鲢鱼;中层养草鱼、青鱼;下层养鲤鱼、鲫鱼。这就是利用垂直结构和基本特征,既能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食物资源。再如种群密度和“S”形增长曲线指导养殖业,课本上说要使水体中养殖量年生产量最大,必需使种群的量保持在K/2水平,这样种群的增长速率才会最大。所以在养殖过程中,每个种群都必需按大、中、小分批饲养,大的达到标准后捕捞卖掉,然后补充小鱼。还有生态养殖,在鱼塘旁建鸭棚或猪舍,用粪养鱼,使物质循环再生,实践能量的多级利用。 让身边的生产实践引入到生物课堂教学中来,把课本知识引入生活中的生产实践中去,并不断把课外知识引入反馈于课堂教学,使学在兴趣中主动学习,不仅科学素质大大提高,文化知识水平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 曹荣誉.问题解决策略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莫祯武.促进小组合作 优化课堂教学[N];黔西南;2009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